供貨周期 | 現貨 | 應用領域 | 醫療衛生,生物產業 |
---|
人間充質干細胞成脂誘導試劑盒
僅用于科學研究
產品信息
產品名稱:人間充質干細胞成脂誘導試劑盒
貨號:FY200007
批號:見包裝
存儲與有效期:
組分A、D、E于2-8 ℃避光保存,組分B、C于-20 ℃避光保存。所有組分均須避免反復凍融及復溫,各組分在所需要的溫度下有效期為1年,配制完成的*培養基于2-8 ℃保存,有效期1個月。
適用細胞:
人骨髓間充質干細胞、人脂肪間充質干細胞、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人羊膜間充質干細胞、人牙髓間充質干細胞、人臍帶血間充質干細胞,其他組織來源的人間充質干細胞。
產品介紹
間充質干細胞(MSC)具有多向分化的潛能,體外在一定條件下可以誘導分化為脂肪細胞、成骨細胞、成軟骨細胞。2006年國ji細胞治療協會(ISCT)確定此三項檢測指標是MSC鑒定的必檢項目,目前以MSC為基礎的研究報道均會對該三個指標進行鑒定。在多種組織來源和制作方法的MSC藥品質量控制中,成骨、成脂、成軟骨也是必檢指標。
為滿足科研和制藥對MSC分化能力的鑒定,弗元生物結合多年MSC研究經驗優化MSC誘導試劑盒,在穩定性、易用性上大幅改進,采用了精心設計的小包裝。該試劑盒的設計用途,首先,用于鑒定人MSC是否具有成脂分化能力,滿足MSC質量控制的要求。其次,誘導培養基還可用于研究誘導分化過程中的其他檢測,如mRNA檢測、lncRNA檢測、microRNA檢測、蛋白表達檢測、油脂定量檢測、免疫組化檢測等。再者,該產品誘導MSC分化為的脂肪細胞多為多泡脂肪細胞樣,當脂肪滴融合過大時容易脫壁,難見單泡脂肪細胞樣。用于脂肪研究可斟酌使用本產品。
本產品僅適用于科學研究。
操作方法
實驗準備
- 試劑配制:
- B:2-8℃過夜融化添加物B液,B液使用前須37℃復溫30分鐘,充分混勻。將基礎培養基A液平均分成2份,各45 ml,加入添加物B液配制成*誘導培養基B,充分混勻。
- C:2-8℃過夜融化添加物C液,加入基礎培養基A液的另一份45 ml,配制成*誘導培養基C,充分混勻。
- 添加物B液必須充分復溫,內容物充分解凍為透明無沉淀。混合成誘導*培養基后必須充分混勻,2-8 ℃保存。整個過程須確保無菌操作,各試劑開封前以75%酒精擦拭表面。
- O染液(工作液):取油紅O儲液,與蒸餾水以3:2的比例混合均勻,中性濾紙過濾,即配制成了油紅O染液(工作液)。
- 培養皿處理:
- D液到培養器皿中,輕輕搖動使其覆蓋整個培養器皿底面,室溫靜置30-60分鐘。棄去溶液,室溫晾干。
- 包被液C使用前必須進行室溫復溫。建議使用六孔板,每孔加D液1 ml,使用其他培養器皿時需考慮實驗結果的穩定性。整個過程需在超凈工作臺中操作,避免污染。
- 自備試劑:
- 消化液(0.25%Trypsin-0.04%EDTA或其他 )
- 磷酸鹽緩沖液(DPBS)
- MSC*培養基
- 4%中性多聚甲醛溶液
- 若MSC*培養基不含血清,則需要準備胰酶抑制劑。MSC消化極易過度,建議稀釋0.25%胰酶消化液一倍,且嚴格控制消化時間。
操作步驟
- 準備所需誘導分化的MSC,當細胞融合達85%左右時,用消化液消化細胞,并用MSC*培養基重懸。
- 按照3×104 cells/cm2的密度將細胞接種于已包被處理的六孔板中,每孔MSC*培養基2 ml,37℃、5%CO2培養箱中培養。
- 細胞密度為該試劑盒的標準密度,可根據實驗室情況進行調整,調整依據參照所檢測MSC正常傳代的密度的2倍接種,培養24小時后添加誘導培養*培養基;或接種密度低,待細胞生長至下一步要求的密度后進行誘導。
- 當細胞融合達90%時,棄去培養上清,每孔添加誘導液B 2 ml/孔,37℃、5%CO2培養。
- 成脂誘導后細胞易脫壁,換液時*培養基必須經室溫復溫30分鐘。添加培養基時動作要輕柔,沿培養器皿側壁緩緩加入,避免吹起細胞。細胞起始誘導融合度對誘導效果十分關鍵,必須確保細胞生長至足夠密時再進行誘導。
- 誘導培養72 小時后棄去原培養上清,添加誘導液C 2 ml/孔,37℃、5%CO2繼續培養。
- 繼續誘導培養24 小時后棄去原培養基,添加誘導液B 2 ml/孔,37℃、5%CO2繼續培養。
- 重復步驟4、5約3-5次,待細胞內出現明顯脂滴時更換為誘導液C繼續培養。
- 注意:一般在培養4天左右高倍鏡下能看到細胞漿內有較多數量的圓形亮泡,5-9天融合為較大的亮泡,這些結構圍繞在細胞核周圍,較大的與細胞核大小相當。狀態較好的細胞10天內可結束培養過程,若10天后仍未見脂滴結構,請注意分析操作步驟與其他原因。
- 每2天更換新鮮誘導液C,繼續培養至脂滴足夠大時培養結束。
- 換液時誘導液必須經過復溫,否則影響誘導效果和可能導致細胞脫壁。根據實驗需要選擇培養結束時間,若成脂面積過大或脂滴過大導致連成片則不利于結果的呈現,建議提前終止。不同實驗室MSC誘導時出現脂滴的時間不盡相同,若大面積出現脂滴較早,則可提前更換為誘導液C。
- 誘導培養結束時,棄去培養上清,DPBS洗細胞兩次,4%中性多聚甲醛溶液2 ml/孔室溫固定細胞20分鐘。
- 培養結束時或中途可以選擇其他檢測方法,如基因表達檢測等,若采用自己的檢測方法則后續方案需要自己擬定。
- 棄去固定液,DPBS洗2次,加入油紅O染液(工作液)1 ml/孔染色15分鐘。
- 該步驟適用于鑒定成脂能力,若出現脂滴(脂肪細胞)則會呈現紅色著色。若需要得到美觀的圖片,則染色時間需自己掌握。
- 棄去油紅O染液(工作液),DPBS洗3次。
- 染色后肉眼可見孔內明顯染紅。染色過程中一定要避免組織細胞被風干,風干會影響顯微觀察效果。
- 顯微鏡下觀察并拍照。
- 拍照一般選用高倍鏡,請根據需要確認選擇。
- 結果判定:按照程序操作完畢,低倍鏡下觀察可見大面積紅色著色點,20倍和40倍鏡下可觀察到紅色球形在細胞內的情況,此紅色著色球為脂滴,說明實驗所用的MSC具有成脂能力。否則,所使用的MSC無成脂能力。
- 該判定標準僅進行定性分析,若需要進行定量分析,需要自行制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