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氏弧菌發光桿菌表面的LecA蛋白,可結合特殊脂質分子(所謂的Gb脂質,存在于人類細胞的外膜)上的糖類。當細菌停靠到一個細胞上時,細菌的LecA分子和宿主細胞膜的Gb3脂質會互鎖——就像一個拉鏈。以這種方式,細胞一步一步地將其自己包裹在細菌周圍,并將其運輸到細胞內部。Römer和Eierhoff在合成細胞膜以及人類肺細胞培養物中發現了這種新機制的證據。
綠膿桿菌在免疫系統較弱的人當中,可以引起嚴重的皮膚和肺部炎癥,特別是那些患有遺傳性疾病囊胞性纖維癥的人。當細菌進入人體細胞后,Gb3脂質結合LecA蛋白并使細胞膜彎曲。
之前,研究人員只熟悉細菌侵染的方法,包括操控宿主細胞內的信號。這項信號可控制肌動蛋白纖維——細胞的肌肉:這些纖維可使來自內部的細胞被膜彎曲,并形成膜泡,細菌被吸收進其中。
費氏弧菌發光桿菌為了證明沒有肌動蛋白該過程一樣能運行,研究人員觀察了假單胞菌(Pseudomonas bacteria)對合成膜泡的影響。膜泡既不包含肌動蛋白,也不包含其他細胞組分,只有脂質Gb3。當離體膜停靠到表面上時,就在細菌周圍折疊和關閉。然而,只有當細菌產生LecA蛋白時,才會發生這個包裝過程。Eierhoff稱:“實驗結果表明,假單胞菌使用這種脂質拉鏈,使其自身進入細胞,而無需操控肌動蛋白。”
Gaultherin ≥98%
Hiliedum 97%
Helicianeoide A ≥95%
Helicianeoide B ≥95%
Cardamonin ≥98%
Farrerol ≥98%
Clinodiside A 98%
Ethyl p-hydroxybenzoate ≥98%
p-Coumaric acid ≥98%
tuberostemonine ≥97%
Docetaxel ≥99%
Curdione ≥98%
Curcumol ≥98%
費氏弧菌發光桿菌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