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實驗目的
學習和掌握孚爾根反應染色法,鑒定植物細胞核內染色體上DNA的存在。
二、實驗原理
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集中于染色體上。1924年孚爾根首先用席夫試劑(Schiff)作試驗,鑒定了染色體上DNA的存在,故稱為孚爾根染色法。孚爾根染色法的反應原理主要與席夫試劑的化學性質有關,此試劑的基本成分是堿性品紅,偏亞硫酸氫鈉(NaHSO3)和鹽酸.堿性品紅的主要成分是三氨基三苯甲烷氯化物。
堿性品紅原為桃紅色,當與亞硫酸作用時還原,使醌型變為苯型,由桃紅色變為無色透明的N-亞磺酸亞硫酸副品紅堿,當它與醛基作用時,其分子式又恢復為醌型結構,呈現紫紅色,其反應式見圖8-1。
利用1N HCl 、60℃下水解時,可將DNA分子中嘌呤堿基與去氧核糖之間的糖苷鍵打斷,使嘌呤脫下,并使去氧核糖C-1位置釋放醛基與席夫試劑反應顯紫紅色。細胞中只有DNA才具有這種專一的孚爾根反應,因此利用孚爾根反應,可以鑒定DNA的存在。并廣泛應用于核及染色體的研究中。
孚爾根[Feulgen]核反應染色法
孚爾根[Feulgen]核反應染色法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