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地埋式一體化成套生活污水處理設備
地埋式一體化成套生活污水處理設備廠家---魯盛環保
該工藝主要特點為:
(1)工藝耐負荷沖擊、操作運行簡單、維護成本低、占地省。
(2)充分利用原有污水處理設施,將校區原有沉淀池改造為調節池;利用回流混合液和回流污泥對調節池進行水力攪拌,無需額外設置機械攪拌設備,同時使調節池具備缺氧反應功能;調節池內部設置提拉式篩網式格柵,無需額外建造格柵渠和攪拌設備,減少了投資和占地面積,同時也降低了運行能耗。
(3)優化處理構筑物的布置,將生化池、沉淀池、儲泥池合建,并采用地下式結構;鼓風機房和污泥處置設備設置在生化池上部;生物池內部設置懸浮填料,減少了池體容積;沉淀池采用模塊化設計,降低了沉淀池深度,便于沉淀池和生化池的銜接;充分利用土地資源、節省占地面積和投資。
(4)將化學除磷加藥管道設置在二級MBBR池的末端,充分利用水流的自身攪拌,不需額外設置混凝反應池。在實現化學除磷的同時,減少了反應設施的設置,節省投資的同時也降低了運行成本。除磷藥劑選用除磷效果好的PAC。
(5)系統設計有混合液與污泥回流,生化處理單元排放的污泥進入調節池進行消化處理。生化池一級MBBR池和二級MBBR池出水混合液回流至調節池進行反硝化脫氮。
(6)生化處理分一級MBBR和二級MBBR,將碳化反應和硝化反應分開,系統耐沖擊性強,反應更穩定。
接種培養方案
1)接種量的大小:污泥接種量一般不應少于水量(有效池容)的8-10%,否則,將影響啟動速度。
2)接種:接種培養水為稀釋后低濃度的處理水。在正常20-35℃的條件下,水解酸化池中活性污泥投加比例8%(濃縮污泥),在不同的溫度條件下,投加的比例不同,溫度越低投加量越大。投加后按正常水位條件,連續悶曝(曝氣期間不進水)3-7天后,檢查處理效果,在確定微生物生化條件正常時,進行下一步馴化培養。
一般來講,在低于20℃的條件下,接種和啟動均有一定的困難,特別是冬季運行時更是如此。因此,建議冬季運行時污泥分兩次投加,一次投加活性污泥投加比例8%(濃縮污泥),連續悶曝(曝氣期間不進水)7天后,檢查處理效果,在確定微生物生化條件正常時,方可小水量(低濃度水)連續進水25天,待生化效果明顯或氣溫明顯回升時,再次投加10﹪活性污泥,生化工藝才能正常啟動,進行下一步馴化培養。
在接種培養的過程中,需要檢測水溫、PH值等,污泥方面,需要微生物鏡檢,觀察污泥形狀顏色等,COD的檢測也可以幫助確認接種是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