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介紹
小型醫(yī)療廢水處理設備裝置
我們這里有您需要的設備,廠家研發(fā)、生產,一直不斷更新新的污水設備。
不管您是處理生活污水、醫(yī)療污水、洗滌污水、餐飲污水、屠宰污水等與之相類似的工業(yè)污水我們統(tǒng)統(tǒng)都可以幫您處理。
干環(huán)保我們是認真的,要技術有技術,要售后本地有售后、要安裝本地有安裝,一切為客戶開綠燈。
車間各種型號的設備備貨充足,下單可立即發(fā)貨,我們負責將設備送至使用現(xiàn)場,客戶只需要將土建做好即可。
生物過濾法(Biofilter)
生物過濾法的基本原理: 生物過濾法是指將濕化的有機廢氣通入填充有填料如土壤、堆肥、泥煤、樹皮、珍珠巖、活性炭等的生物過濾器中,與在填料上所附著生長的生物膜(微生物)接觸,被微生物所吸附降解,終轉化為簡單的無機物如(如CO2、H2O、SO42-、NO3- 和Cl-等)或合成新細胞物質的過程,處理后的氣體在從生物過濾器的另一端排出。
生物滴濾法(Biotrickling filter)
生物滴濾法的基本原理: 生物滴濾法處理VOCs的原理與生物過濾法基本相同,它是介于生物過濾法與生物洗滌法之間的一種生物處理技術。生物滴濾反應器中一般填充惰性填料,如陶瓷、碎石、珍珠巖、塑料材質填料等,在此系統(tǒng)中填料僅為微生物提供一定的附著表面。廢氣同生長在惰性填料上的生物膜(微生物)接觸,從而被生物降解。
雖然生物法在處理揮發(fā)性有機廢氣方面有很多的優(yōu)點和好處,但是它也有一些不足,生物法的缺點主要是所能承載的污染物負荷不能太高,因而一般占地較大。另外,對于氣態(tài)污染物生物進化的機制了解還不充分,設計和運行基本還停留在經驗和現(xiàn)場實驗獲取數據的水平,造成一些設備的運行效果不穩(wěn)定。
第三代厭氧處理技術
針對第二代厭氧生物處理技術工藝易出現(xiàn)污泥流失、難實現(xiàn)均勻布水等同題,20世紀90年代初在上出現(xiàn)了第三代厭氧處理技術,包括厭氧折流板反應器(ABR)、厭氧膨脹顆粒污泥床(EGSB)、垂直折流厭氧污泥床(VBASB)反應器和內循環(huán)厭氧(IC)反應器等工藝。其共同特點有:占地面積小、動力消耗小、生物量高、能承受更高的水力負荷并具有較高的有機污染物凈化效能。
EGSB是20世紀90年代初荷蘭Wageingen農業(yè)大學的Lettinga教授等人在UASB反應器研究的基礎上*開發(fā)的第三代高教厭氧反應器,其顯著特點是增加了出水再循環(huán)部分,使反應器內液體上升流速遠遠高于UASB,強化了廢水與微生物之間的接觸。YejianZhang等采用EGSB反應器在中溫條件下(35℃)處理高濃度棕桐油廢水.在HRT為2d.COD有機負荷為17.5kg/(m3.d)的條件下。COD去除率為91%。但在高水力負荷和生物氣浮力攪拌的共同作用下,ECSB容易發(fā)生污泥流失。因此三相分離器的設計和布水系統(tǒng)的改進成為其高教穩(wěn)定運行的關鍵。1993年陳際平研制成功的VBASB將厭氧ACP、AF和UASB組合在一個單元體反應器中,兼有三者的功能,對高懸浮物高濃度有機廢水比AF和UASB有更好的適應性。目前市場上運行的厭氧反應器以第二代處理技術為主,尤其是AF和UASB近年來在世界范圍內各種高濃度有機廢水處理中均得到廣泛應用,而新型的第三代厭氧反應器如IC反應器也在逐漸推廣中。
盤式微孔過濾系統(tǒng)的主要特點
與傳統(tǒng)過濾方式相比,盤式微孔過濾系統(tǒng)的設計原理和結構使其具有更為突出的優(yōu)勢。
1、出水水質好且穩(wěn)定
安力斯微孔過濾設備是采用不銹鋼濾布來代替?zhèn)鹘y(tǒng)濾池的砂濾料,濾布孔徑很小,可截留粒徑為幾微米的微小顆粒,因此出水水質及出水穩(wěn)定性都優(yōu)于傳統(tǒng)的粒料濾池。當進水懸浮物(SS)濃度≤25mg/L時,出水懸浮物(SS)濃度≤5mg/L。
2、設備簡單緊湊,附屬設備少,整個過濾系統(tǒng)的投資低
安力斯微孔過濾設備采用濾后水作為清洗水,省去許多傳統(tǒng)濾池需要的反沖洗水池、水塔等。
3、自動化程度高,運行和維護簡單、方便
安力斯微孔過濾設備運行的全過程由*控制系統(tǒng)控制,設定參數后可自動運行,自動化程度高?;静恍鑼H司S護管理。而對于砂濾池而言,若濾料堵塞,清洗工作量較大,且更換濾料非常困難。
小型醫(yī)療廢水處理設備裝置
厭氧生物法是利用兼性厭氧菌和專性厭氧菌將有機物降解為CH4、CO2等的一種生物處理法。其與妤氧處理相比有以下優(yōu)點:不需充氧、能耗低、污泥量小和所需氨磷元素少,因而運行費用低.并且甲烷是一種有用的終產物。其缺點是反應器污泥增長慢、啟動時間長、單一的厭氧處理后出水水質一般不能達到排放標準。一般認為,當原污水CODcr在1000mg/L時,厭氧與好氧生物處理技術費用相當;當污水中CODcr達到4000mg/L時,采用厭氧處理就會有能量剩余,而且當采用高效厭氧反應器時,COD容積負荷可高達15~100kg//(m3.d)。所以說,厭氧法是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切實有效的方法。厭氧生物法已有100多年歷史,其發(fā)展經歷了3個階段.下面主要介紹第二和第三代厭氧處理技術。
第二代厭氧處理技術
以傳統(tǒng)厭氧消化池為代表的早期厭氧消化工藝被稱為*代厭氧消化工藝。隨著生物發(fā)酵工程中固定化技術的發(fā)展,在20世紀70年代末人們成功地開發(fā)出以厭氧接觸法(ACP)、厭氧濾池(AF)、上流式厭氧污泥床反應器(uASB)等為代表的第二代厭氧處理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