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碼突變實驗
具體成交價以合同協議為準
- 公司名稱 上海達為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 品牌 其他品牌
- 型號
- 產地
- 廠商性質 生產廠家
- 更新時間 2025/7/17 11:05:47
- 訪問次數 49
產品標簽
聯系方式:張18017847121 查看聯系方式
聯系我們時請說明是化工儀器網上看到的信息,謝謝!
一、定義與分子機制
1. 核心概念
移碼突變是一種由非3倍數核苷酸(1、2、4、5...個堿基)在基因編碼區的插入或缺失(Indels)引起的基因突變。其本質在于破壞三聯體密碼子的連續性,導致閱讀框偏移(Reading Frame Shift),使突變點下游的氨基酸序列wan全改變或提前終止(圖1)。
2. 發生機制
誘因 | 分子過程 | 案例 |
---|---|---|
自發錯誤 | DNA復制滑移(如重復序列區) | 微衛星不穩定腫瘤 |
化學誘變劑 | 吖啶類染料插入雙鏈 → 復制時堿基錯配 | 實驗室誘導突變 |
物理損傷 | 輻射/活性氧致堿基斷裂 → 修復時非3倍數缺失 | 紫外線相關皮膚癌 |
基因編輯 | CRISPR/Cas9誘導DSB → NHEJ修復引入Indels | 基因敲除動物模型 |
關鍵特征:突變越靠近基因5'端,對蛋白功能破壞越大(>80%序列改變)。
二、生物學后果與疾病關聯
1. 蛋白質功能破壞
翻譯錯誤:
閱讀框偏移導致錯義氨基酸插入(如jing氨酸→終止密碼子)。肽鏈截短:
提前出現終止密碼子(UAA/UAG/UGA) → 產生無功能截短蛋白(圖2)。異常折疊:
錯誤氨基酸序列致蛋白空間結構崩潰(如囊性纖維化ΔF508突變)。
2. 疾病關聯性
疾病類型 | 相關基因 | 突變形式 | 致病機制 |
---|---|---|---|
遺傳病 | CFTR | 3-bp缺失(ΔF508) | 氯離子通道功能喪失 → 囊性纖維化 |
DMD | 外顯子缺失 | 肌營養不良蛋白缺失 → 杜氏肌wei縮 | |
癌癥 | TP53 | 1-bp插入(密碼子248) | p53抑癌功能喪失 → 多癌種 |
自身免疫病 | NOD2 | 3020insC | 免疫應答失調 → 克羅恩病 |
三、基因編輯中的移碼突變:期望與悖論
CRISPR/Cas9技術通過NHEJ修復刻意誘導移碼突變以實現基因敲除(KO),但實驗中常出現突變后蛋白持續表達的反常現象:
1. 悖論成因解析
原因 | 分子機制 | 解決方案 |
---|---|---|
抗體特異性不足 | 抗體識別截短蛋白表位 → 假陽性信號 | 使用N端抗體 |
移碼位置靠近3'端 | 突變點后仍保留部分功能域(如激酶活性區) | 設計靶向5'端gRNA |
截短蛋白逃逸降解 | 缺乏降解信號(如PEST序列) → 穩定存在 | 聯合蛋白酶抑制劑 |
遺傳補償效應 | 同源基因代償性上調(如smn1突變致smn2激活) | 雙基因敲除 |
可變剪切繞過 | 外顯子跳躍產生新異構體 → 恢復閱讀框 | 靶向保守外顯子 |
無義介導降解(NMD)失效 | 終止密碼子位于最后外顯子 → 逃避NMD識別 | 誘導外顯子跳躍 |
2. 實驗驗證要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