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地類別 | 國產 | 應用領域 | 環保,生物產業,能源,制藥/生物制藥,綜合 |
---|
HMAI哈邁PVS-31 應急救援水下紅外夜視儀二代加
消防救援總隊實施的“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中,所采用的水下紅外夜視儀是一項技術裝備。該夜視儀配備了高性能的二代加像增強器,不僅提升了圖像清晰度和識別度,還內置了紅外輔助光源,確保在黑暗或低光照的水下環境中也能進行有效的搜救作業。此外,它還集成了自動防強光保護系統,這一設計能夠智能感應并調節光線強度,有效避免強光對觀測者眼睛的傷害,確保救援人員能夠長時間舒適地進行觀測。
左右鏡筒可上下獨立側翻轉140°,上翻自動關機,下翻自動開機。可一眼保持夜視能力的同時一眼瞄準進行射擊。側翻向上時阻尼效果,不會滑落。夜間近距離。
頭部支架快拆設計適配底座支架
技術規格:
品牌 | HMAI |
結構方式 | 可任意翻轉式雙目雙筒 |
供電方式 | AA電池/AAx4 外接電池盒 |
電池使用時間 | 內部電池使用大于15小時,外接電池盒使用時間大于50小時 |
安裝方式 | 頭戴式(標準美式頭盔接口) |
低照度靈敏度 | 4.5 x10-5lx |
控制方式 | 開/IR/自動 |
低電量提示 | 有,低電量報警 |
整機功耗 | <0.1W |
使用壽命 | 10000H |
光學倍率 | 1X |
水平視角 | 40 +/-2 度 |
光軸平行度 | <0.1度 |
像增強器 | 高性能二代半P43微光夜視管 |
分辨率 | 64-72線對 |
光通孔徑 | F1.18 22.5mm |
信噪比 | 22 |
光學畸變 | 3% Max |
相對照度 | >75% |
光學鍍膜 | 超寬帶多層光學增透膜 |
調焦范圍 | 250mm-∞ |
調焦方式 | 手動 |
夜視效果 | 對單個直立人員探測距離400m,識別距離350m; |
目鏡出瞳距離 | 30mm |
目鏡直徑 | ≥26mm |
大氣能見度 | ≥5km |
視度范圍 | (+/-4-6度 可選) |
目間距調節方式 | 任意連續可調 |
目距調節范圍 | 50-140mm |
目間距鎖定方式 | 手動鎖定 |
輔助光源 | 850nm 20mW |
適用溫度 | -40--+60℃ |
濕度范圍 | 5%-95% |
防水等級 | IP67 |
電池使用時間 | 15h |
產品尺寸 | ≤110x100x89 |
產品重量(無電池) | 630G |
一、技術原理
水下紅外夜視儀通過捕捉物體釋放的微弱紅外輻射,利用高性能像增強器將紅外信號放大并轉換為可見圖像,實現黑暗或低光環境下的清晰觀測。其核心技術包括紅外成像技術、微通道板電子放大技術以及自動調節功能,可適應不同水下環境的光線變化?
。
二、產品特點
- ?高靈敏度與隱蔽性?
:支持無額外光源的觀測,減少對水下生態的干擾?
。 - ?防水與耐用性?
:采用IP68級防水設計,可承受高壓和復雜環境?
。 - ?智能輔助功能?
:
非接觸式姿態感應系統,支持頭部動作操控(如上翻斷電保護)?
;自動防強光、防眩目功能,保護使用者視力?
。- ?兼容性?
:適配多種支架和頭盔接口,滿足潛水、救援等場景需求?
。
三、應用領域
- ?水下救援?
:快速定位被困人員,提升夜間搜救效率?
。 - ?科研探測?
:觀測深海生物行為及生態變化,支持數據采集與分析?
。 - ?安防與君事?
:監測水下設施安全,輔助隱蔽偵察任務?
。 - ?考古勘探?
:在低光照條件下探查水下文物的分布及保存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