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裝:每盒(pk)100支
規(guī)格:1、2、3、4、5、10ul 規(guī)格齊全,*,垂詢!!
1ul薄層點樣毛細管100支/盒
2ul薄層點樣毛細管100支/盒
3ul薄層點樣毛細管100支/盒
4ul薄層點樣毛細管100支/盒
5ul薄層點樣毛細管100支/盒
10ul薄層點樣毛細管100支/盒
使用方法:紅色端向上,黑色端浸入液體中,吸至黑色刻度線處即為對應容量
德之瑞M100薄層色譜中藥食品化工點樣刻度定量毛細管
點樣原理
用毛細管自動吸液時,液體在管狀物體的內(nèi)側(cè)因為內(nèi)聚力以及附著力的差異,克服地心引力而向上升。當毛細管的一端(液面)接觸薄層板時破壞了這種力,毛細管內(nèi)的液體自動下降滲出到薄層板上。毛細管的一端(液面)只要不接觸到薄層板,就不會流出。
點樣方法
點樣除另有規(guī)定外,可直接手持毛細管的一端,點樣于薄層板上,一般為圓點,點樣基線距底邊2.0cm,樣點直徑及點間距離同紙色譜法,點間距離可視斑點擴散情況以不影響檢出為宜。點樣時必須注意勿損傷薄層表面。點樣直徑不超過5mm,點樣距離一般為1~1.5cm即可。樣品在溶劑中的溶解度很大,原點將呈空心環(huán)——環(huán)形色譜效應。因此配制樣品溶液時應選擇對組分溶解度相對較小的溶劑。點樣方式有點狀點樣和帶狀點樣。
德之瑞M100薄層色譜中藥食品化工點樣刻度定量毛細管
怎樣提高點樣效率
點樣是造成TLC定量誤差的主要來源。實驗證明:定量毛細管更適合較小體積的點樣;微量注射器更適合較大體積的點樣。這主要是因為微量注射器受小氣泡、溶液回爬現(xiàn)象的影響較大。為避免不同定量毛細管間的點樣誤差、建議一塊薄層板上用同一只定量毛細管。但應注意更換樣品時,應將毛細管用超1聲bo或不同極性溶劑清洗干凈。在制備樣品時,溶樣溶劑黏度不能過高,以便于點樣;溶劑沸點過低則進樣體積易變,過高則會改變展開劑組成;對樣品溶解度過高會使樣點發(fā)生空心現(xiàn)象;常用的溶劑為甲醇、乙醇、**。經(jīng)典TLC樣點原點一般為直徑3mm點間距1--2cm 底邊距1.5cm;HPLC樣點原點一般為直徑1mm點間距5mm 底邊距1cm。
德之瑞M100
點樣方式、點樣量及點樣設備的選擇
對樣品的洗脫能力不同,因此在點樣的同時,樣品在原點開始呈環(huán)形展開,如果樣品在溶劑中的溶解度很大,原點將變成空心環(huán),Kaiser稱這種現(xiàn)象為“點樣環(huán)形色譜效應”。這種效應對隨后的線形展開造成不良影響,因此配制樣品溶液時應選用對組分溶解度相對較小的溶劑;溶劑的粘度不宜過高,以便于點樣,溶劑的沸點要適中,沸點過低由于揮發(fā)會改變樣品溶液濃度導致較大誤差,沸點過高,樣品溶液的溶劑會在原點殘留,導致改變展開劑的選擇性,特別是樣品溶液的溶劑與展開劑的極性相差較大時更為明顯,zui常用的溶劑為甲醇及乙醇,有時也用丙酮。點樣后必須將溶劑全部除去后再進行展開,但要避免高溫加熱,以免改變待測成分的性質(zhì)。
點樣方式、點樣量及點樣設備的選擇決定于分析的目的、樣品溶液的濃度及被測物質(zhì)的檢出靈敏度。
點樣體積經(jīng)典薄層一般為1-5μl,高效薄層為100-500nl,樣品溶液濃度一般在0.01%-1.00%范圍內(nèi),點樣過多會造成原點“超載”,展開劑產(chǎn)生“繞行”現(xiàn)象使斑點拖尾或重疊,使掃描峰形不對稱或不能基線分離,并由于超載得到非線性的校正曲線,嚴重影響定量結(jié)果,降低準確度。
經(jīng)典薄層的原點直徑zui大不得超過5mm,一般3mm較為合適,高效薄層原點直徑約為1-2mm,盡可能避免多次點樣,原點直徑過大會降低分辨率及分離度。
經(jīng)典薄層起始線距底邊約1.5cm,高效薄層為1cm,展距前者為10-15cm,后者為5-7cm,對于難分離的化合物用多元展開劑展開時,注意原點與展開劑的距離每次要保持*,否則由于色譜分離zui初行為的差異而導致分離失敗。
點與點的間距經(jīng)典薄層為1-2cm,高效薄層為0.5cm,用具自動換行功能的薄層掃描儀時,斑點之間的距離必須十分精確,才能正確地掃描每行的色斑,得到好的測定結(jié)果
在點樣前,應將薄層板在日光及紫外光下檢查板面有無損壞或污染,選擇合格的薄層板后決定用點狀點樣還是用帶狀點樣。為此,有些廠家生產(chǎn)了系列點樣設備以供選用,這些設備只適用于硬板。下面是常用的點樣方式及設備。
(一)點狀點樣
如果僅僅為了定性,用內(nèi)徑約0.5mm管口平整的毛細管或微量注射器將樣品溶液點在距薄層底邊約2cm處,點樣直徑不超過5mm,點間距約為1-1.5cm即可。
為進行定量,借毛細作用吸樣的定容管有兩種,一是容積為1、2、3、4及5μl的定量毛細管(Microcaps),另一種是100及200nl的鉑銥合金定量毛細管(Nanopipette);注射器式的可變體積的點樣器有50-230nl的毫微點樣器及0.5-2.3μl的微量點樣器(Micro-Applicator),用于需要調(diào)節(jié)體積及沒有毛細作用的鍵合相薄層的點樣。
毛細管式的微量點樣器裝在手動的點樣裝置的磁性點樣頭上,點樣頭裝在彈簧上。按下此點樣頭,毛細管借恒定的壓力接觸薄層表面。點間距離由帶準確的#44 間隔的E字形缺刻裝置控制,手動點樣器,適用于普通或高效薄層板,點樣體積精確,樣品原點小,原點間隔定位準確;注射器式的毫微點樣器及微量點樣器由測微尺控制,也可與Nanomat型點樣裝置配合,以使點樣位置精確。
電動的點樣裝置*適用于上述各種點樣器的配套使用,并且還可以自動控制點樣次數(shù),點樣器在薄居上的停留時間,以及點樣器接觸薄層的速度。還可避免手持毛細管點樣時的用力不勻,由于靠機械控制接觸板面,壓力恒定。此外,還有可以用于環(huán)形展開及向心展開的薄層點樣裝置。
(二)帶狀點樣
當樣品溶液體積大、濃度稀時,采用自動點樣設備進行帶狀點樣。定量分析的點樣范圍為1-99μl,制備型分離點樣范圍為5-490μl,作定量標準曲線時,可由同一標準溶液,自動點上不同體積的標準液,故快速簡便,利用內(nèi)裝的微處理器編序操作,簡單易行。使用時樣品溶液吸在微量注射器中,點樣器不接觸薄層,而是用氮氣將注射器針尖的溶液吹落在薄層上,薄層板在針頭下定速移動點成0-199mm的窄帶。帶狀點樣展開后的斑點不僅分辨率明顯高于點狀點樣,而且精密準確,為定量分析提供便利條件。
(三)自動點樣
全自動點樣裝置結(jié)合了現(xiàn)代的電子及機械技術(shù),能進行點狀或帶狀點樣,采用*計算機編程控制,靈活多用,點樣量為10nl-50μl,可隨意設定點樣規(guī)范,可應用于單向、雙向、環(huán)形或向心色譜展開,高度自動化的點樣使定量分析結(jié)果準確。點樣參數(shù)可與掃描儀的掃描分析軟件連用,令定量分析工作達到高度自動化。
(四)接觸點樣
當樣品溶液粘度較大或點樣體積要超過100μl時,用毛細管點樣就有困難,F(xiàn)enimore設計的接觸點樣法適用于這類樣品的點樣,美國制造的Clarke Contact Spotter就是這種接觸點樣器。在帶有抽氣孔的凹形塊的上方覆蓋一片涂有疏水性物質(zhì)的聚氟化物薄膜(a),當減壓抽氣時薄膜凹陷(b),此時將樣品溶液點在凹槽處(c),然后用氮氣吹去大部分溶劑(d),再將濃縮后的樣品液滴與高效薄層板的吸附劑層接觸(e),此時樣品就定量地轉(zhuǎn)移到薄層上。
用管狀點樣器上樣的誤差來源是由于點樣時薄層表面的損傷,溶液“爬壁”效應使外壁樣品的沉積、樣品的記憶效應以及管中的微小氣泡等。
點樣誤差的大小與樣品的溶解度,溶液的表面張力,溶劑的粘度、揮發(fā)性和極性、點樣所耗費的時間、薄層板的質(zhì)量(粒度、均勻度、薄層厚度、粘合劑的性質(zhì))等有關(guān)。
實驗操作步驟:
1、吸附劑的選擇
薄層色譜的吸附劑zui常用的是氧化鋁和硅膠。
1)、硅膠:
“硅膠H”—不含粘合劑;
“硅膠G”—含煅石膏粘合劑;
其顆粒大小一般為260目以上。顆粒太大,展開劑移動速度快,分離效果不好;反之,顆粒太小,溶劑移動太慢,斑點不集中,效果也不理想。
化合物的吸附能力與它們的極性成正比,具有較大極性的化合物吸附較強,因而Rf值較小。
酸和堿 > 醇、胺、硫醇 > 酯、醛、酮 > 芳香族化合物 > 鹵代物、醚 >烯 > 飽和烴
本實驗選擇的吸附劑為薄層色譜用硅膠G。
2、薄層板的制備(濕板的制備)
薄層板制備的好壞直接影響色譜的結(jié)果。薄層應盡量均勻且厚度要固定。否則,在展開時前沿不齊,色譜結(jié)果也不易重復。在燒杯中放入2g硅膠G,加入5—6ml 0.5%的羧甲基纖維素鈉水溶液,調(diào)成糊狀。將配制好的漿料傾注到清潔干燥的載玻片上,拿在手中輕輕的左右搖晃,使其表面均勻平滑,在室溫下晾干后進行活化。本實驗用此法制備薄層板4片。
3、薄層板的活化
將涂布好的薄層板置于室溫涼干后,放在烘箱內(nèi)加熱活化,活化條件根據(jù)需要而定。硅膠板一般在烘箱中漸漸升溫,維持105—110℃活化30min。氧化鋁板在200℃烘4h可得到活性為Ⅱ級的薄板,在150—160℃烘4h可得活性為Ⅲ—Ⅳ級的薄板。活化后的薄層板放在干燥器內(nèi)保存待用。
4、點樣
先用鉛筆在距薄層板一端1cm處輕輕劃一橫線作為起始線,然后用毛細管吸取樣品,在起始線上小心點樣,斑點直徑一般不超過2mm。若因樣品溶液太稀,可重復點樣,但應待前次點樣的溶劑揮發(fā)后方可重新點樣,以防樣點過大,造成拖尾、擴散等現(xiàn)象,而影響分離效果。若在同一板上點幾個樣,樣點間距離應為1。點樣要輕,不可刺破薄層。
5、展開
薄層色譜的展開,需要在密閉容器中進行。為使溶劑蒸氣迅速達到平衡,可在展開槽內(nèi)襯一濾紙。在層析缸中加入配好的展開溶劑,使其高度不超過1cm。將點好的薄層板小心放入層析缸中,點樣一端朝下,浸入展開劑中。蓋好瓶蓋,觀察展開劑前沿上升到一定高度時取出,盡快在板上標上展開劑前沿位置。晾干,觀察斑點位置,計算Rf值。
6、顯色
被分離物質(zhì)如果是有色組分,展開后薄層色譜板上即呈現(xiàn)出有色斑點。
如果化合物本身無色,則可用碘蒸氣熏的方法顯色。還可使用腐蝕性的顯色劑如濃硫酸、濃鹽酸和濃磷酸等。
對于含有熒光劑的薄層板在紫外光下觀察,展開后的有機化合物在亮的熒光背景上呈暗色斑點。
本實驗樣品本身具有顏色,不必在熒光燈下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