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實現更高精度測量 新型可調量子傳感技術獲突破
2025年07月07日 13:44:03
來源:化工儀器網 點擊量:298

近日,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玻爾研究所團隊利用了兩種關鍵技術開發出新型可調量子傳感技術——一種混合量子系統,能幫多種技術實現更高精度的測量,未來有望為醫療、天文、信息等多個領域的技術革新提供堅實的支撐。
近日,丹麥哥本哈根大學尼爾斯·玻爾研究所團隊開發出新型可調量子傳感技術——一種混合量子系統,能幫多種技術實現更高精度的測量。其應用前景廣闊,從探測宇宙中的引力波、監測環境,到生物醫學診斷和成像。相關研究成果發表于《自然》雜志。
量子傳感技術在量子科技中具有重要性,其核心優勢在于超高的靈敏度和分辨率,使其在精密導航、工業測量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潛力。量子傳感器利用量子物理的特性,如粒子間的“糾纏”和“疊加”狀態,能夠實現超越經典物理的測量,推動科技創新的前沿發展。
此次研究團隊研發的新系統首次實現了大規模糾纏,涉及多光子態與大型原子自旋系統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種獨特的技術組合,使系統能夠實現“頻率相關壓縮”,從而動態降低寬頻帶范圍內的量子噪聲。這對于需要高靈敏度的引力波探測以及其他精密傳感技術至關重要。
團隊利用了兩種關鍵技術:“壓縮光”是一種將量子噪聲壓縮至標準量子極限以下的特殊光態,通常可以降低光的振幅或相位噪聲;而“負質量”自旋系統由大量原子自旋組成,具備將噪聲符號從正轉負的能力。當傳感器信號與該系統結合后,能有效抑制量子噪聲。
傳統方法要實現壓縮和噪聲抑制,往往依賴龐大的光學裝置。例如,LIGO和VIRGO引力波探測器就使用了長達300米的光學諧振腔。而新系統可在桌面級設備上實現類似性能,顯著提升了其實用性和部署靈活性。
該突破性成果標志著量子傳感技術邁入全新階段。隨著技術的持續優化與升級,未來有望為醫療、天文、信息等多個領域的技術革新提供堅實的支撐。
素材來源:科技日報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科學家利用量子效應原理,首次開發出一種無需外部光源的新型生物傳感器,為光學生物傳感技術在醫療...2025-07-01 13:20:10
-
5月12日至30日,由中國氣象局氣象探測中心聯合錫林浩特國家綜合氣象觀測試驗基地,完成國產探空儀濕度傳感器的同球比對試驗。2025-06-11 11:34:29
-
近日,復旦大學集成電路與微納電子創新學院研究團隊、腦科學研究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上海技術物理研究所團隊,經過7年攻關,共同開發出全...2025-06-06 11:27:15
-
賦能智能制造與安全運行的“精準之眼”,高精度壓力測量及校準線上會議即將開啟
2025年6月4日13:00,為突破測量精度極限、構建全生命周期校準體系,化工儀器網聯合福祿克測試儀器(上海)有限公司,共同舉辦“...2025-06-03 10:37:49 -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從自然界魚類身上的側線系統獲得啟發,開發了一種名為FlowSight的仿生側線傳感器。2025-05-22 11:40:00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