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智慧農業能為“春播”做多少 行業滲透率又差多少?
2023年02月13日 13:19:02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6009

農業本身是與時間的賽跑,春耕的效率與質量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未來農業的收成,而得益于近年來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農業整體水平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開始被用于農業生產中,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春耕。由此還誕生了一種新的農業概念——智慧農業。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連日的細雨帶來了春的氣息,也催促著農民伯伯播種的腳步。當下,全國多個地區開始了春耕備耕,這時候如果路過農村,滿眼或將是“春播”的繁忙景象。
農業本身是與時間的賽跑,春耕的效率與質量一定程度上影響著未來農業的收成,而得益于近年來科技的不斷發展以及農業整體水平的不斷進步,越來越多的科技產品開始被用于農業生產中,其中自然也包括了春耕。由此還誕生了一種新的農業概念——智慧農業。
智慧農業簡單的說就是智慧經濟形態在農業中的表現,主要分為兩部分——基于現代科學依據對農作物進行分析以及運用現代技術提升農業種植過程的效果。具體到細節包括了云計算、傳感網多種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綜合、全面的應用,以及無人機等現代科技產品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簡單地說就是活用“智慧農機”。
事實上,從實際實施的角度來說,現代化農機并不少見,像是多輪式小麥鎮壓機、桁架式噴灌機都是較為常見的器具,不僅如此,在一些現代種植基地還能看到無人機載藥施藥的景象?,F代化農機的加入,不但提升了相關工作的效率,更在省時省力的前提下,確保了工作效果,減輕了農民負擔。
毋容置疑,科技的支持直接讓春耕備耕工作有了顯著提升。但是,另一項數據卻揭露了智慧農業的一個缺陷。
根據相關數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我國的智慧農業市場規模為685億元,其中數據平臺服務與無人機植保占據“大頭”,分別為40%與35%。與此同時,大量的政策也在支持智慧農業的進一步推廣及發展。但是實際上智慧農業的普及程度卻很微妙。而其中原因與中國的農業背景有很大聯系。
中國的農業以傳統農業為主,農村信息化發展起步較慢,在互聯網普及率已經超7成的2020年,農村互聯網普及率卻才到55.9%(2021年達到59.2%)。而智慧農業非常依賴于互聯網技術的使用。以智能溫室為例,智能溫室是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生物技術、信息技術、區塊鏈等高科技綜合應用的產物,使用過程中需要互聯網的協調以及專業人士進行操作。事實上,目前活用智慧農業模式的種植基地或者農場,基本是高學歷人才在主導的,換言之,智慧農業的普及離不開人才。
與此同時,巨大的前期投入也限制了相關現代化農機的普及。農業本身也是一個投資換取回報的過程,傳統農業前期投入的無非是人力成本與時間成本,復制難度其實較低。但是智慧農業不同,前期需要投入復雜的學習成本,并且設備的啟動資金巨大,傳統農業團體其實很難負擔起這些支出。
而除了這些因素外,還有一個限制中國智慧農業發展的一個要素——核心技術。目前我國在智慧農業相關的一些板塊上距離國外還有一些差距,尤其是作物生長模型、生產控制軟件等智慧農業的核心領域差距比較明顯,這些技術差距不但會帶來因為技術壁壘而造成的額外支出,同時也會讓產業發展陷入被動局面。
因此,總體來說,盡管我們認識到了智慧農業能為農耕文化帶來的推進作用,但是距離真正的將智慧農業發展成穩定的市場,還有很長一段距離要走,其中更是涉及技術的創新與發展。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今年上半年,中國進出口銀行該行投放對外貿易領域貸款超6100億元,持續加大對外貿企業支持力度。2025-07-11 14:44:28
-
日前,北京市科學技術委員會、中關村科技園區管理委員會聯合發布《2025年北京市重點實驗室申報指南》,以加強北京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2025-07-11 10:33:38
-
近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擬對“空地一體化連續變量量子保密通信示范網絡”等20個項目予以終止?,F公示項目相關情況(見附件),公示時間為...2025-07-10 10:31:45
-
為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商務部決定將漢翔航空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8家中國臺灣地區實體列入出口管制管控名單。2025-07-10 09:54:48
-
今年1—6月,我國新批準建立國家標準物質524項,同比增長78.8%,涉及研制單位51家。其中,國家一級標準物質31項,占比5.9...2025-07-09 15:27:33
-
近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安排超3000億元支持2025年第三批“兩重”建設項目。至此,今年8000億元“兩重”建設項目清單已全部...2025-07-09 11:20:11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