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電子、新能源、環保、裝備制造均在列 零碳園區頻“出圈”,“千園千面”如何推進?
2022年08月22日 14:39:48
來源:環保在線 點擊量:3118

零碳園區,是指在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系統性融入“碳中和”概念,利用節能、減排、固碳、碳匯多種手段,使園區內基本實現碳排放與吸收自我平衡,目前主要有循環經濟產業園、生態工業園區、低碳工業園區、近零碳排放示范區四個類型。
【化工儀器網 時事熱點】政策支持、企業愿意,零碳園區建設前景非常樂觀。不過,我國產業園區類型復雜,在建設過程中仍存在諸多挑戰,如當前仍缺乏一套可執行的標準體系指導建設。另外,在“碳綜合管理”上,各類應用廣泛、數據來源多樣,難以整合計算,這對于實現高效的碳管理顯然是不利的。
零碳園區,是指在規劃建設管理等方面系統性融入“碳中和”概念,利用節能、減排、固碳、碳匯多種手段,使園區內基本實現碳排放與吸收自我平衡,目前主要有循環經濟產業園、生態工業園區、低碳工業園區、近零碳排放示范區四個類型。
在“雙碳”戰略目標背景下,國家層面“1+N”政策體系建設提上日程,多次提及開展碳達峰碳中和示范園區、零碳社區、零碳園區等模式新型模式建設。且據不完全梳理,已有20余個地區“搶灘”布局,出臺超過40條規劃政策,打造“智慧園區”“低碳園區”“零碳園區”樣板更是被超過13個省市自治區寫入政府工作報告。
環保在線注意到,川渝地區尤為重視零碳園區建設,近期頻頻有新動作。8月19日,四川召開近零碳排放園區建設研討會,會上17家科研院所、行業組織等聯合發布《關于科學建設近零碳排放園區的倡議》,要求各園區建立健全產業準入和退出機制,通過激勵手段調動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積極性。
8月15日,四川經信廳剛剛公布一批近零碳排放園區試點名單,覆蓋成都、南充、眉山等地級市,涉及電子信息、裝備制造、新材料、節能環保、新能源、食品加工、動力電池、煤化工等細分產業類型,共17家。其中熱度較高的成都經濟技術開發區,主導產業為汽車制造,試點期間將實行產業綠色準入制度,推動產品由燃油車向新能源汽車轉型。
按照《四川省近零碳排放園區試點建設工作方案》,到2025年前四川將建成20個左右近零碳排放園區,形成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并從中推薦一批試點園區申報國家近零碳排放區示范工程。而重慶也在不久前印發了《重慶市近零碳園區試點實施方案》,擬加快編制近零碳園區試點備選園區名單。
整體來看,建設零碳園區,政策支持、企業愿意,市場前景非常樂觀。不過,我國產業園區類型復雜,在建設過程中仍存在諸多挑戰,如當前仍缺乏一套可執行的標準體系指導建設。另外,在“碳綜合管理”上,各類應用廣泛、數據來源多樣,難以整合計算,這對于實現高效的碳管理顯然是不利的。
2021年底,十部門共同出臺的《“十四五”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國家標準體系建設規劃》中提到,要建設碳達峰、碳中和領域國家標準體系。不過,截至2022年7月底,該套標準體系尚未建成。于是,我國零碳園區仍是地方政府、社會團體與企業在共同摸索,推廣可參考的建設經驗和方案勢在必行。
與此同時,數字化碳管理平臺建設也在加快,將有效鏈接園區與政府、碳交易市場、第三方機構等,實現數據快速傳輸共享,未來將在“雙碳”轉型過程中為各類產業園區提供一站式數據管理方案。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4月28日,由國家能源局組織行業相關機構和專家編制的《中國氫能發展報告(2025)》正式發布。《報告》顯示,2024年我國氫能全年...2025-04-29 15:47:14
-
近日,經國務院同意,生態環境部、國家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部、商務部、海關總署聯合印發《中國履行〈關于消耗臭氧層物質的蒙特利爾議...2025-04-27 14:41:52
-
近日,廣州醫科大學就“廣醫2025年公共衛生學院、基礎醫學院和金域檢驗學院教學實驗室建設儀器設備購置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2025-04-27 09:46:13
-
近日,生態環境部發布《關于加強重點行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的意見》,明確重點行業中涉新污染物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嚴...2025-04-22 09:43:43
-
日前,國碳達峰碳中和計量技術委員會碳排放量計量分技術委員會關于《溫室氣體無組織排放監測系統校準規范》征求意見的通知,截止時間202...2025-04-21 13:21:53
-
近年來我國生態環保產業持續壯大,日益成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主力軍與實現“雙碳”目標的生力軍。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產業營收規模突破...2025-04-17 15:10:34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