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企業碳資信評價標準發布 多元機制當好“雙碳”優等生
2022年07月19日 13:59:16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江魚 點擊量:7332

在2022中國國際碳交易大會上,首個碳資信標準《企業碳資信評價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問世。該標準為推動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加強綠色低碳領域發揮指導作用。
【化工儀器網 政策法規】當前“碳中和”為代表的綠色與可持續發展成為多國共識。我國提出了2030碳達峰目標和2060碳中和愿景,并相繼出臺了《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見》《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這些政策為“雙碳”發展新格局指明了新方向,也對企業的綠色可持續發展提出了新要求。
進入“十四五”規劃發展之年以來,我國加大了“雙碳”支持力度。近日,在2022中國國際碳交易大會上,首個碳資信標準《企業碳資信評價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問世。該標準為推動社會綠色低碳轉型和高質量發展,加強綠色低碳領域發揮指導作用。
《規范》由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牽頭起草,復旦大學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清華大學全球證券市場研究院、南京大學碳中和研究院、沈陽環境資源交易所等十多家機構聯合編寫。
企業碳資信評價體系采用“業務-資產”二元劃分架構,遵循四層推進邏輯,即“評價因素確定”、“評估重要性”、“基準核定”、“基準調整”,最終可以得到AAA、AA、A、BBB、BB、B、CCC、CC、C三等九級的碳資信等級。通過將宏觀風險、區域風險、行業風險與企業地位分析相結合,形成企業的業務狀況意見。接著,進一步通過分析企業的碳資產和非碳資產,形成企業的資產狀況意見。最終通過確定各大行業的評價主題及相應指標,構建評價指標體系。
據介紹,碳資信標準可用于多個場景,包括為綠色信貸、綠色債券、信托保險等綠色金融業務提供綠色項目評價依據。根據上半年公開金融統計數據,截至目前,碳減排支持工具累計發放1827億元,支持銀行發放碳減排領域貸款3045億元,帶動減少碳排放6000余萬噸。碳資信評價結果可以為銀行發放綠色信貸、金融機構發放綠色債券、金融機構申請央行碳減排支持工具提供支持,為碳中和基金、綠色信托、綠色保險等提供參考。
另外,碳資信標準作為各級政府評價低碳企業、低碳園區的依據,各級政府的節能降碳目標與綠色降碳體系;相關指數的構建;為ESG評級體系提供參考。
《企業碳資信評價規范》能夠反映雙碳目標下企業償債意愿和能力的標準,其為企業提供了全面反映當前碳能力的工具,是對企業雙碳適應能力和主動進行減排降碳行為的價值評估,同時接軌傳統信用評級的財務因素并對接金融資源。不僅如此,該標準與傳統的資信評級體系相比,更注重評價氣候變化與雙碳目標對企業資信的影響,并且重點突出氣候變化與雙碳目標對企業資信的影響,針對性較強。
事實上,就在今年6月,寧波市啟動企業碳資信評價試點工作,部分金融機構已采用企業碳資信評價等級結果,為中小微企業提供融資便利,注入活水來源。寧波試點工作為全國碳資信體系建設提供了范本以及推廣經驗。
據相關專家介紹,下一步將持續推進試點建設工作,不斷積累碳資信創新經驗。同時,在現有基礎上,多行業、多主體、多場景適用的碳資信評價體系將誕生,行業碳資信排行榜等創新產品也將問世。
(資料來源:央視新聞、中國新聞網、人民網)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北京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將在建材和珠寶玉石領域組織開展2025年度檢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活動,本年度檢驗檢測機構能力驗證包括5個項...2025-07-21 14:31:15
-
7月11日,江西省市場監管局印發《江西省產品質量檢驗檢測中心管理辦法》,標志著江西省在產品質量檢驗檢測領域邁出了重要的一步。2025-07-19 10:30:00
-
連續四年位居世界第一!我國“十四五”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成果發布
“十四五”以來,我國綠色低碳技術創新更加活躍,成為帶動全球綠色低碳技術發展的重要力量。2025-07-18 13:29:39 -
工信部公布128項行業計量技術規范,其中包括甲硫醇氣體檢測報警器、掃描電化學顯微鏡、惡臭氣體檢測儀等儀器設備。2025-07-17 10:15:47
-
近日,北京市豐臺區生態環境局就“2025年監測能力達標建設及實驗室改造建設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849.997萬元。2025-07-17 09:45:26
-
北京市生態環境局等六部門聯合印發《北京市甲烷排放控制行動方案》,聚焦八方面任務,為處理好甲烷排放控制與能源安全、城市基礎設施平穩運...2025-07-16 10:10:25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