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全谷物有市場但消費量少?技術革新將為破解難題獻力
2022年05月05日 15:57:53
來源:食品機械設備網 點擊量:2993

這兩年,在國家節糧減損的號召與人們健康營養的需求轉化下,全谷物及其制品反而成為市場上的一類“香餑餑”。但消費者或是難以抉擇如何選到有價值的全谷物產品,或是對此類食品的口感、食用方式等存在疑慮,都使得產業需要在發展中尋找改變,在改變中更好地貼合市場需求。
【化工儀器網 行業百態】消費觀念的轉變驅動全谷物食品再次進入人們的視野中。在前段時間發布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中,也明確指出堅持谷類為主的平衡膳食模式,每天攝入谷類食物200g-300g,包含全谷物和雜豆類50-150g。就市場來看,全谷物產業當下正迎來發展機遇,如何牢牢把握住呢?
這兩年,在國家節糧減損的號召與人們健康營養的需求轉化下,精亮白的精制糧一度被詬病,全谷物及其制品反而成為市場上的一類“香餑餑”。
全谷物的概念一般是相對精制谷物而言。其可以指保留了完整谷粒所具備的胚乳、胚芽和麩皮及營養成分的谷物,品類上主要涉及到玉米、燕麥、蕎麥、小米、藜麥、小麥、黑米、紫米等;也可以指經過碾碎、破碎或壓片等加工后得到的谷物產品,例如糙米飯、燕麥飯、雜糧飯、全麥面包、全麥面條、即食燕麥片、混合谷物粉等,隨著人們對全谷物的消費需求增長,全谷物食品百花齊放,產業呈現出蓬勃發展態勢。
不過,據早前發布的《中國消費者全谷物認知狀況報告》,雖然人們大多形成了全谷物更健康營養的認知,但由于全谷物本身沒有一個明確的界定范圍,人們對全谷物往往存在一定的認知誤區,這就導致全谷物有市場,但是多以全麥面包、即食麥片消費為主,整體上全谷物的消費力并不算高。再加上隨著全谷物食品越來越多,消費者或是難以抉擇如何選到有價值的全谷物產品,或是對此類食品的口感、食用方式等存在疑慮,都使得產業需要在發展中尋找改變,在改變中更好地貼合市場需求。
一方面,全谷物在生產加工中更多地保留了谷類食物原有的元素,在口感上相對會更粗糙一些,精深加工環節也面臨一定的難點。無論是從讓消費者感到適口出發,還是要在生產價值與營養間實現平衡,都得從生產技術上多下功夫。
筆者注意到,這些年業內在推動全谷物食品開發過程中,有研究項目集中于采用脈沖強光技術、生物酶解技術、益生菌發酵等技術,催化全谷物發芽、熟化,從而改善全谷物食品口感、留存活性物質,增強全谷物食品生產的工業化水平。還有研究項目圍繞全谷物食品生產所用到的加工設備“做文章”,致力于應用超細粉碎技術加持,打造無渣排放的全谷物生產線,提升原料利用率、增強經濟附加值。
另一方面,統一標準、規范的缺乏,對于產業發展或是消費者來說都存在很大的影響。盡快對全谷物食品相關法律法規進行制定與規范,是促進上中游生產加工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舉措。同時,這也將有利于改變消費者對全谷物及其制品存在認知誤區的現狀,推動全谷物及其制品市場端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總而言之,健康、營養是近些年食品消費中的關鍵詞,全谷物及其制品具有廣闊的發展空間。面向當前這一品類消費中存在的“知行不一”的情況,加快技術革新、產業優化升級與標準法規的形成,是行業產業長遠發展的關鍵方向。
上一篇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了2025年夏糧產量數據。公告顯示,2025年全國夏糧播種面積基本穩定,單產持平,夏糧產量2994.8億斤,比...2025-07-11 17:26:03
-
從近年來,農夫山泉、康師傅、東鵬特飲等品牌推出無標簽飲品來看,無標簽飲品正從創新單品升級為行業趨勢,而這背后,是食品機械領域一場靜...2025-07-11 14:46:45
-
近日,普洱學院就“普洱學院基礎實驗實訓平臺建設(生物與化學學院部分)采購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209.65萬元。2025-07-11 10:09:43
-
近日,云南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就“云南省計量測試技術研究院2025年能力提升項目設備采購(項目二)”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為6...2025-07-11 10:05:17
-
隨著團體標準的制定與實施,以及機械化生產的持續深化,溫縣酸辣粉產業有望迎來新的飛躍。2025-07-10 15:25:52
-
在這一過程中,食品機械的合理運用與持續升級,將與該機制形成強大合力,共同為食品安全保駕護航。2025-07-09 15:18:46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