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后疫情時代 食品安全檢測儀器需求將不斷增加
2020年12月25日 08:43:10
來源:儀表網 點擊量:5403

目前,食品安全檢測的類別主要有藥物殘留檢測、重金屬檢測、食品微生物及毒素檢測、食品添加劑檢測、食品接觸材料檢測。因此,根據食品安全檢測項目類別劃分,檢測儀器可劃分為藥物檢測分析設備、重金屬檢測設備、食品微生物及毒素檢測設備、食品添加劑檢測設備、食品接觸材料檢測設備等。
【化工儀器網 行業動態】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然而,食品安全問題不斷涌現,已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焦點。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給人們的生活帶來了巨大沖擊,給食品生產經營活動帶來諸多困難,同時也給消費者的消費習慣和消費信心帶來了影響。
后疫情時代,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為營造放心安全的食品消費環境,提升消費者的消費信心,促進食品行業健康穩定發展,12月3日,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攜手食品科技聯盟在北京舉辦“2020年食品安全與健康大會”主會場活動。
科學技術部農村科技司副司長胡益鋒在致辭中談到,突如其來的新冠疫情對食品產業提出嚴峻挑戰,需要食品科技和產業界眾志成城、通力合作,有效應對后疫情時代的挑戰,積極探索創新發展道路。
食品安全關系廣大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已成為衡量人類生活質量,社會管理水平和國家法制建設的一個重要方面。業內人士認為,后疫情時代,食品安全工作的不斷加強將為食品檢測服務帶來檢測頻次、檢測項目、檢測客戶的三重提升,直接利好食品檢測服務市場空間釋放。
目前,食品安全檢測的類別主要有藥物殘留檢測、重金屬檢測、食品微生物及毒素檢測、食品添加劑檢測、食品接觸材料檢測。因此,根據食品安全檢測項目類別劃分,檢測儀器可劃分為藥物檢測分析設備、重金屬檢測設備、食品微生物及毒素檢測設備、食品添加劑檢測設備、食品接觸材料檢測設備等。
在科技進步和市場需求推動下,我國食品安全檢測儀器在研究和應用方面取得了迅速發展,檢測儀器日益趨向高技術化、系列化、速測化、便攜化,分子生物學檢測方法(免疫捕獲PCR、熒光定量PCR、ATP生物發光法、微型自動熒光酶標法等)等檢測方法已越來越多地應用于食品安全檢測中。
為助力食品安全檢測能力提升,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日前,新疆阿克蘇地區引進氣相色譜儀提升食品安全檢測能力。新購進的氣相色譜儀可用于食品中農藥殘留分析、添加劑分析、脂肪酸甲酯分析等。具有高靈敏度、高效能、高選擇性、分析速度快、所需試樣量少、應用范圍廣等優勢。
為了適應食品安全檢測市場需求,國內一些儀器廠商也加強了對食品檢測儀器的創新投入。如天瑞儀器正在積極的優化食品安全檢測相關儀器,爭取為食品安全檢測行業貢獻更多的科研成果,以獲得更大的市場占比和好的業績。
近年來,國家連續發布有關涉及調整和促進食品安全檢測標準提升的文件政策,推動著我國食品安全檢測服務業迎來了一個重要的歷史發展機遇期。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市場規模約為665億元,預計到2022年,我國食品安全檢測行業市場規模將突破1000億元。
后疫情時代,加強食品安全突發事件應急管理,保障人民的食品安全將更加重要。相關食品安全檢測儀器的需求將不斷增加。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農業農村部等七部門聯合發布《關于加快提升農業科技創新體系整體效能的實施意見》,聚焦農業領域科技創新重點方向,建設完善全國重點...2025-05-14 10:26:05
-
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不斷提高,對檸檬及其加工產品的需求將持續增長,為產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同時,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推...2025-05-13 15:00:08
-
近日,長治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就“長治市綜合檢驗檢測中心2025年煤基油國家質檢中心獎補資金設備采購項目”發布公開招標公告,預算金額...2025-05-13 08:55:09
-
新鄉俊杰、河南中雪等眾多企業也相繼推出同類產品,甚至有企業將老面小籠包引入燒烤市場,拓寬應用場景。2025-05-12 14:36:10
-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進步,智能設備將更加智能、靈活,能夠更好地模擬人類的烹飪技巧與服務方式,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2025-05-09 15:38:50
-
食品機械企業若想避免違反廣告法,需要從多個方面著手。2025-05-08 15:05:03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