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焦點
查看更多國家海洋局日前公布的《2014年全國海水利用報告》顯示,近年來海水淡化工程總體規模不斷增長。截至2014年底,全國已建成海水淡化工程112個,產水規模達到日產92.69萬噸,大海水淡化工程規模為日產20萬噸。
在已建成的海水淡化工程中,海水淡化水用于工業用水的工程規模為每天58.73萬噸,占總工程規模的63.35%。用于居民生活用水的工程規模為每天33.94萬噸,占總工程規模的36.62%。
在海水淡化方面,全國海水淡化工程分布在沿海9個省、區、市,主要是在水資源嚴重短缺的沿海城市和海島。北方以大規模的工業用海水淡化工程為主,主要集中在天津、河北、山東等地的電力、鋼鐵等高耗水行業。南方以民用海島海水淡化工程居多,主要分布在浙江、福建、海南等地,以百噸級和千噸級工程為主。
在海水化學資源利用方面,除海水制鹽外,我國海水提鉀、提鎂、提溴等也發展較快,產品主要包括溴素、氯化鎂、硫酸鎂等。同時,海水和濃海水提溴產能進一步擴大。在濃海水綜合利用及產品高值化產業化技術研究方面,目前我國正在進行濃海水制鹵、苦鹵連續結晶純化及產品高值化技術研究與示范、濃海水鉀鈉鹽提取及高值化利用產業化示范等。
此外,《報告》還顯示,2014年全國新建成海水淡化工程9個,新增海水淡化工程產水規模日產2.61萬噸,每噸成本5元至8元。海水淡化主要采用反滲透和低溫多效蒸餾海水淡化技術。海水直流冷卻、海水循環冷卻應用規模不斷增長,年利用海水作為冷卻水量達1009億噸,新增用量126億噸,全年實現增加值14億元,比上年增長12.2%。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