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儀器網手機版
移動端訪問更便捷穩定運行超2000小時 這個裝置持續助力海洋油氣綠色開發
2025年05月13日 17:21:42
來源:化工儀器網 作者:小王 點擊量:4932

海洋油氣開發的過程中難免會影響海洋生態環境。因此,如何減少海洋油氣開發過程對環境的壓力,實現海洋油氣綠色,成為了該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而在這方面,我國其實已經有了較為突出的技術成果。
海洋油氣是全球能源供應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我國而言,開展海洋油氣開發有利于我國國民經濟增長,以及保障我國能源安全。但與此同時,海洋油氣開發的過程中難免會影響海洋生態環境。因此,如何減少海洋油氣開發過程對環境的壓力,實現海洋油氣綠色,成為了該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而在這方面,我國其實已經有了較為突出的技術成果。
中國海油渤中26-6 CEPA平臺是渤中26-6油田一期開發項目的核心設施,是一座集生產、生活為一體的3層8腿多功能綜合海洋油氣平臺,位于渤海南部海域,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采用了大量當時的先進技術,并且融入了數字化與智能化,能夠實現原油與天然氣的分離、脫水、壓縮等全流程處理,滿足油田高效開發需求。
而在該平臺上,一款由海油工程設計院設計的裝置為綠色油氣開發提供了重要的幫助,這款裝置便是由海油工程設計院設計的零碳工藝天然氣脫水裝置。
該裝置采用氮氣汽提技術替代傳統天然氣汽提工藝,運行過程中能夠實現二氧化碳零排放,。并且裝置的效率可觀,全生命周期可脫水天然氣超317億立方米,減少碳排放的同時降低生產成本。目前,該裝置已經平穩運行超2000小時。
除了渤中26-6項目外,惠州25-8項目同樣也有類似的成果。
惠州25-8項目是中國海油在南海東部西江油田的重要開發項目,是西江24區開發項目的一部分,也是西江油田群的重要組成部分。西江油田群是我國首批勘探開發的海上大型油田之一。
在該項目中,海油工程設計院采用了“生產水余熱+伴生氣”的雙重回收發電模式,使用ORC技術將生產水的余熱轉化為電能,同時利用低熱值微透平技術回收伴生氣發電。以此實現了每年上萬噸的二氧化碳減排成果。
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總的來說我國在進行海洋油氣開發的同時,始終貫徹綠色可持續的原則,這也是能源行業低碳轉型的大趨勢下,我國給大自然的一份答卷。相信隨著技術的不斷推進,海洋油氣開發將繼續兼顧增儲上產和低碳減排的路徑不斷發展,也相信我們的生活會因此變得更好。
相關閱讀 Related Reading
查看更多+-
近日,國家稅務總局公布了2024年度企業所得稅匯算清繳數據,其中數字經濟、高技術產業、機器人產業三個領域相關的部分數據直接反映出國...2025-07-02 16:13:46
-
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將推出全市首個專門針對科技創新型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補償政策,創新破解科創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困局。2025-07-02 13:43:56
-
根據國網山西省電力公司近日公布的消息。目前,山西省最大水上光伏項目——晉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萬畝太子湖光伏項目日前正式并網發電。2025-07-01 14:45:56
-
在6月28日,全球首艘純氨燃料內燃機動力示范船舶“氨暉號”在安徽合肥巢湖水域首航成功,這是我國針對航運業節能減排、綠色發展交出的一...2025-07-01 09:43:52
-
最新日程 | 合成化學研究新范式一機器人融合AI研討會即將啟幕上海
《合成化學研究新范式》機器人融合AI研討會將于6月27-29日在上海外灘W酒店舉辦。2025-06-27 17:24:03 -
為了深入實施國家“江河戰略”,全面推進江河保護治理,進一步提升水安全保障能力,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全面推進江河保護...2025-06-27 16:46:26
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②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③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