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碳填料【簡介】鐵碳微電解填料 鐵碳填料<中國>鐵碳填料 鐵碳填料<中國>鐵碳填料1、 新型催化活性鐵碳填料產品概述:元元 新型催化活性鐵碳填料由我公司與中山大學共同研發,由具有高電位差的金屬合金融合催化劑并采用高溫微孔活化技術生產而成,具有鐵炭一體化、熔合催化劑、微孔架構式合金結構、比表面積大、比重輕、活性強、電流密度大、作用水效率高等特點。作用于廢水,可去除COD、降低色度、提高可生化性,處理效果穩定,可避免運行過程中的填料鈍化、板結等現象。本填料是微電解反應持續作用的重要保證。2、鐵碳填料技術特點:(1)陰陽極及催化劑通過高溫冶煉形成鐵炭一體化,保證“原電池”效應持續作用。不會像鐵炭物理混合組配那樣容易出現陰陽極分離,影響原電池反應。(2)填料通過高溫冶煉形成架構式微孔合金結構,比表面積大,活性強,不鈍化、不板結,陰陽極針對不同廢水進行配比,對廢水處理提供了更大的電流密度和更好的微電解反應效果,反應速率快,一般醫藥類廢水只需要30-60分鐘,長期運行穩定有效。(3) 技術參數:比重: 1.1噸/立方米 ,比表面積: 1.2 平方米/克 ,空隙率: 65% ,物理強度:≥1000KG/CM2化學成分:鐵75-85%,碳10-20%,催化劑5%(4) 規格:1cm*3cm (大小可定制)<三>普茵沃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微電解處理系統及鐵碳填料的技術應用方面所具有的特點:⑴ 專業性:專注于微電解技術的應用,細化微電解系統的應用原理,將微電解系統分為兩部分進行研究:一部分為“原電池”發生系統,保證“原電池”持續作用保持高活性;另一部分為電源對廢水的處理,從電對廢水的作用及催化劑所起作用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為微電解應用提供zui的處理支持;⑵ 性:反應系統內部結構及填料所*的物理結構及合金成份,是微電解持續活性及更率的保證;⑶ 方便性:反應所應用的微電解填料為規整顆粒,直接使用,無需再進行篩分、酸堿活化,使用時定期添加即可;⑷ 廣適性:能廣泛適應并處理各種高濃度、難降解廢水,并可與各種處理技術聯合應用。<四>鐵碳填料關鍵創新點(1) 由多元金屬熔合多種催化劑通過高溫熔煉形成一體化合金,保證“原電池” 效應持續。不會像物理混合那樣出現陰陽極分離,影響原電池反應。(2) 架構式微孔結構形式,提供了極大的比表面積和均勻的水氣流通道,對廢水處理提供了更大的電流密度和更好的催化反應效果。(3) 活性強,比重輕,不鈍化、不板結,反應速率快,長期運行穩定有效。(4) 針對不同廢水調整不同比例的催化成份,提高了反應效率,擴大了對廢水處理的應用范圍。(5) 在反應過程中填料所含活性鐵做為陽極不斷提供電子并溶解進入水中,陰極碳則以極小顆粒的形式隨水流出。當使用一定周期后,可通過直接投加的方式實現填料的補充,及時恢復系統的穩定,還極大地減少了工人的操作強度。(6) 填料對廢水的處理集氧化、還原、電沉積、絮凝、吸附、架橋、卷掃及共沉淀等多功能于一體。(7) 處理成本低,在大幅度去除有機污染物的同時,可極大地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8) 配套設施可根據規模和用戶要求實現構筑物式和設備化,滿足多種需求。<五>新型填料和傳統填料的比較微電解處理技術各單元可作為單獨處理方法使用,也可作為生物處理的前處理工藝,利于污泥的沉降和生物掛膜。新產品的面世,相信所有用戶在關心效果的同時還關注著產品價格,下面將說明下本產品的市場價格以及定價的依據,并將新型填料的使用成本與傳統填料作個對比。 一、傳統鐵碳床微電解填料 1、鐵屑刨花(含碳量約2%):如今市場價格在3000元/噸上下浮動,折合3.5~4.0噸/立方,市場價格在1.0~1.2萬元/立方; 2、維持初始的處理效果的時間只能1~2月; /sell/show-2047143.html 3、帶來板結、鈍化、鐵泥堵塞,對設備帶來損傷,并需要更換新的填料,實際使用成本高得驚人 二、鐵碳床微電解新型填料:(1)原料99%高純鐵粉、高純碳粉、多種活性金屬等;(2)工藝:高溫燒結難度*,鐵粉燒結的同時保存碳粉,還要在規整化的填料表面產生無數的微孔,使之比表面結zui大化,微電解*,讓生物掛膜容易。(3)價格計算:高純鐵粉、碳粉進來市場價格上漲很多,算上人工成本及能耗等加工成本,價格初步定在12000~15000之間。(4)新型填料的消耗量:每年只需補充少量即可,但沒有傳統填料更換的麻煩和上述三大問題,而且對設備損害減少。與傳統填料相比,在實際使用中,新型填料增長了使用壽命,減少了對設備的損耗,延長了設備的使用壽命,且無需大量人力更換填料,節約了勞動力,總體費用會比使用傳統填料節約大筆費用。微電解法用于廢水的處理 微電解技術是目前處理高濃度有機廢水的一種理想工藝,又稱內電解法. 新型活性催化微電解填料:鐵碳一體化,不會產生鈍化、板結,長期使用持久。每年只需補充15%的消耗量,無需進行填料更換。<六>傳統填料板結和新型填料不板結原因包容架構式微電解技術是鐵炭微電解技術的一次技術革命。她的廣泛應用將為化工等行業的發展帶來新的生機。我公司位于山東省濰坊市,是一家專業生產鐵碳微電解填料的環保生產型企業。本公司研發的新型鐵碳微電解填料克服了傳統鐵碳填料(廢鐵屑+碳渣)鈍化板結的弊端。使得本項技術能夠長時間大范圍的得以推廣。傳統填料(廢鐵屑+碳渣)存在板結、溝流、鈍化的原因是:(1) 廢鐵屑活性太強。(2) 廢鐵屑的密度和碳渣的密度不同。(3) 水流和氣流的沖擊作用。(4) 廢鐵屑和碳渣不能夠均勻的分布。原因詳細解釋:因為廢鐵屑的活性太強,所以如果廢鐵屑之間沒有東西把他們間隔開來就會相互粘接在一起,形成一個鐵疙瘩,就會形成板結和溝流。于是我們采取的zui傳統的方法就是用碳渣將廢鐵屑間隔開來避免鐵屑相互粘結。這種方法在剛開始運行的時候效果非常好,但是存在很大缺點。缺點就是廢鐵屑和碳渣的密度不同,隨著水流和氣流的沖擊,原本鐵碳均勻分布的狀態會被打破,密度比較大的廢鐵屑會下沉到底部,密度比較小的碳渣會上升到上部。這樣廢鐵屑又相互粘結到一起了,又重新形成了板結的條件。新型鐵碳微電解填料不板結原因:根據以上經驗,我們要破壞板結的外在條件就只能改變上述第(2)條原因,將鐵屑和碳渣通過高溫燒結融合為一體,這樣就不存在密度不一樣的問題。將兩種物質變為一體也就不存在兩種物質分布不均勻的問題,于是這種方法*克服了傳統鐵碳微電解填料板結鈍化的弊端。因此鐵碳微電解填料將會廣泛的應用于難降解污水處理工程上面<七>新型微電解填料特點(1)防板結:經過高溫冶煉,鐵和碳融合為一體,這種鐵碳一體式結構呈現出蜂窩狀構架,這種構架可以有效地防止板結。(2)性:鐵碳一體式微電解填料內部有許多毛細管式的氣孔,可以快速吸入廢水,使其在內部反應,提高了反應效率。(3)破環、斷鏈:相互靠近的鐵和碳浸泡在溶解中時,會產生微電流,這種電流的綜合作用會使得難降解化合物破環、斷鏈。(4)耐受性:可以耐受廢水水質波動的范圍大,并且可以處理高濃度難降解廢水。(5)提高可生化性:可以有效提高廢水的B/C值,將難生化廢水轉化為易生化廢水。(6)多效性:微電解反應可以產生多種效應,借助鐵碳之間1.2伏的電位差,可以產生微電流;微電流又會刺激廢水產生新生態的氫和新生態的氧,這些新生態的氫和氧具有很強的還原性和氧化性,會使得廢水發生強烈的氧化還原反應,將難降解化合物轉化為易降解化合物;同時產生的鐵離子體現還原性的同時還是的絮凝劑。(7)免更換:本填料的使用壽命是沒有限制的,不用頻繁的更換填料,省去了繁瑣的更換填料的過程。(8)高強度:本填料的物理強度為1000kg/cm2,可以承受水壓能力強。(9)比表面積大:比表面積為1.2m2/g,大比表面積可以使得填料充分的與廢水混合,從而提高反應效率。鐵碳填料<中國>鐵碳填料--(3) 技術參數:比重: 1.1噸/立方米 ,比表面積: 1.2 平方米/克 ,空隙率: 65% ,物理強度:≥1000KG/CM2化學成分:鐵75-85%,碳10-20%,催化劑5%(4) 規格:1cm*3cm (大小可定制)<三>普茵沃潤環保科技有限公司在微電解處理系統及鐵碳填料的技術應用方面所具有的特點:⑴ 專業性:專注于微電解技術的應用,細化微電解系統的應用原理,將微電解系統分為兩部分進行研究:一部分為“原電池”發生系統,保證“原電池”持續作用保持高活性;另一部分為電源對廢水的處理,從電對廢水的作用及催化劑所起作用方面進行深入研究。為微電解應用提供zui的處理支持;⑵ 性:反應系統內部結構及填料所*的物理結構及合金成份,是微電解持續活性及更率的保證;⑶ 方便性:反應所應用的微電解填料為規整顆粒,直接使用,無需再進行篩分、酸堿活化,使用時定期添加即可;⑷ 廣適性:能廣泛適應并處理各種高濃度、難降解廢水,并可與各種處理技術聯合應用。: :常<四>鐵碳填料關鍵創新點(1) 由多元金屬熔合多種催化劑通過高溫熔煉形成一體化合金,保證“原電池” 效應持續。不會像物理混合那樣出現陰陽極分離,影響原電池反應。(2) 架構式微孔結構形式,提供了極大的比表面積和均勻的水氣流通道,對廢水處理提供了更大的電流密度和更好的催化反應效果。(3) 活性強,比重輕,不鈍化、不板結,反應速率快,長期運行穩定有效。(4) 針對不同廢水調整不同比例的催化成份,提高了反應效率,擴大了對廢水處理的應用范圍。(5) 在反應過程中填料所含活性鐵做為陽極不斷提供電子并溶解進入水中,陰極碳則以極小顆粒的形式隨水流出。當使用一定周期后,可通過直接投加的方式實現填料的補充,及時恢復系統的穩定,還極大地減少了工人的操作強度。(6) 填料對廢水的處理集氧化、還原、電沉積、絮凝、吸附、架橋、卷掃及共沉淀等多功能于一體。(7) 處理成本低,在大幅度去除有機污染物的同時,可極大地提高廢水的可生化性。(8) 配套設施可根據規模和用戶要求實現構筑物式和設備化,滿足多種需求。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