秤準不準,關鍵看良心。"多年做水果生意的秦建剛表示,藍牙電子秤隱蔽性強,即便近在咫尺,消費者也難看出端倪。如果是老顧客,不法商家會有所顧慮,如果是新面孔,那絕不會手軟。多數消費者不會斤斤計較,而商家正是看到了這一點,才大玩“鬼把戲"。面對利益誘惑時,商家自律很多情況下會失靈。
自律行不通,監管能否給力補救?電子秤隱蔽的行騙手段給管理部門出了一道難題。之前的桿秤、機械秤雖然也有一些騙術,但查處時都可以抓到證據。可如果是小小的芯片被動了手腳,那還真是沒轍。在執法過程中,監管人員常常因為拿不到證據而無可奈何。
業內人士表示,按照計量法規定,對于使用“鬼秤"的不法商家,質監部門有權依法沒收其計量器具并處以罰款。但是,當前的問題就是難以識別其中的真偽,即便是通過了年檢的合格秤,也很難保證藍牙電子秤的肚子里沒有“鬼"。
很多電子秤的作弊程序來源于 ,一些山東電子秤 為了牟取利益,故意在設定程序時留有“后門",作為賣點吸引顧客,其銷售則是通過網絡等途徑,因而對終端市場進行監管顯然力度有限。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