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名:金陵草、墨旱蓮、水旱蓮、蓮子草、白花蟛蜞草、墨斗草、野向日葵、墨菜、黑墨草、墨汁草、墨水草、烏心草、墨記菜
使用提示:內服:煎湯:10至30克;或敷膏、搗汁;或入丸、散。外用:適量,搗散,研末敷或搗絨塞鼻。..
旱蓮草知識介紹:
旱蓮草為菊科植物鱧腸的全草。鱧腸為一年生草本,生于路邊、濕地、溝邊或田間。分布于全國各地。
夏、秋季割取全草,洗凈泥土,去除雜草,陰干或曬干。鮮用可隨采隨用。旱蓮草如何粉成粉末
旱蓮草帶根或不帶根全草,全體被白色粗毛。根須狀,長5至10厘米。莖圓柱形,多分枝,直徑2至7毫米,表面灰綠色或稍帶紫色,有縱棱,質脆,易折斷,斷面黃白色,中央為白色疏松的髓部,有時中空。葉對生,多卷縮或破碎,墨綠色,完整葉片展平后呈披針形,長3至10厘米,寬0.5至2.5厘米,全緣或稍有細鋸齒,近無柄。頭狀花序單生于枝端,直徑6至11毫米,總花梗細長,總苞片5至6,黃綠色或棕褐色,花冠多脫落瘦果扁橢圓形,棕色,表面有小瘤狀突起,氣微香,味淡、微咸澀。
以色墨綠,葉多者為佳。 旱蓮草制丸方法
旱蓮草補充信息:
旱蓮草根據不同炮制方法的分為旱蓮草、旱蓮草炭,炮制后貯干燥容器內,置陰涼干燥處。墨草蓮草炭散熱防復燃。
旱蓮草適合人群:
脾腎虛寒者慎服。
旱蓮草食療作用:
旱蓮草味甘、酸,性涼;歸腎、肝經;入陰血,善斂固;
具有滋補肝腎,烏須固齒,涼血止血的功效;
主治肝腎不足,眩暈耳鳴,視物昏花,腰膝酸軟,發白齒搖,勞淋帶濁,咯血,吐血,衄血,尿血,血痢,崩漏,外傷出血。
旱蓮草做法指導:
1. 旱蓮草忌鐵。
2. 肝腎不足所致頭暈目眩較重者,可加女貞子、熟地、菟絲子、山茱萸等,以增補腎養肝之功。
3. 用于血熱出血癥,多與生地、藕節、白茅根、側柏葉等涼血止血在之品同用。
4. 旱蓮草亦可直接取鮮品搗敷患處。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