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制品的國家戰略地位
“血液制品是在臨床輸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很好地解決了全血不易運輸和用量大、有效期短的問題?!北本┨靿镏破饭煞萦邢薰镜南嚓P人員介紹,“血液制品主要用于腫瘤、肝病、糖尿病、免疫性疾病等的治療和傳染性疾病的被動免疫和治療、血友病治療以及大手術止血等方面,并用于醫療急救、重大災害的搶救上?!?/p>
在多種重大疾病的治療和預防方面,血液制品有著其他藥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屬于國家戰略性資源。
市場寡頭分立
從市場上來看,國外血液制品行業開始于上世紀40年代,經過幾十年的發展,由zui早百家企業爭鳴的狀況,演變成集中度非常高、寡頭壟斷的局面,血制品行業發展由市場需求決定,供需較為平衡,在目前主流企業血漿綜合利用率較高,可從血液中提取的血制品zui多有二十多種,市場增長主要靠新產品和新適應癥的推出。
海通證券分析師介紹稱,目前上的血液制品企業僅剩下不到20家,全年的投漿量約30000噸,其中,貝林、百特、拜耳、基立福、奧克特琺瑪幾家大型企業的*達到80%以上,整個行業產值在70億美元上下。
《2014-2017年中國血液制品行業研究報告》介紹表示,由于中國血液制品市場需求旺盛,2013年中國進口人血白蛋白批簽發總量達到1439萬瓶(折合10g/瓶),同比增長24.1%,占同期人血白蛋白批簽發總量的53.4%(2012年為45.3%)。behring、baxter、基立福和奧克特琺瑪以優勢,仍占據中國人血白蛋白進口企業前四位。
由于工藝成熟、應用廣泛,歐洲和美洲也是血液制品消費的主體,人均消費量遠遠超過亞洲和非洲地區。血液制品行業在市場中已經形成成熟的運作規律。
國內市場探索起步
從國內血制品行業的發展來看,早在1985年之前,血液制品主要以進口為主,之后為了防止艾滋病的傳入,禁止了部分血液制品的進口,轉為以國內自產為主。
受檢驗檢疫政策影響,以及國家多年來對單采血漿站不斷進行整頓,2008年血漿產量僅為2500噸。2009年以來血漿產量開始逐步恢復,2011年內貴州血漿關停風波,行業繼續陷入低谷,2012年以來行業逐步恢復。而全國醫療市場對血液制品生產用原料血漿的年基本需求為8000噸,而2011年全年采漿量約為4000噸左右。而且新漿站的建設培育需要2到3年,血漿生產周期需要7到8個月,所以未來血漿資源短缺仍然是行業面臨zui大問題。
行業內相關人士表示“與絕大多數行業不同,血液制品的供求矛盾不在于需求端,而是產品供給高度緊缺,有價無市。目前血液制品的投漿量和需求呈現高度失衡,行業需求短期內無法滿足?!?/p>
但是由于中國人口基數大,社會步入人口老齡化、血液制品適應癥不斷增加刺激中國血液制品下游需求不斷擴大,雖然現在行業監管非常嚴格,但是從血制品行業的發展歷程來看,行業發展已經從沒有監管逐步發展到統一監管,是行業發展的重要歷程,從未來行業發展的角度分析,血制品行業的監管將日趨科學合理,有利于加速行業健康成長。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