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植物 綿毛鹿茸草為多年生草本,植株高15~40厘米,全體被銀白色密絨毛。莖細而硬,呈叢生狀分枝。葉對生或三葉輪生,密集,節間短縮;基部葉為鱗片狀,長3~5毫米;上部葉為狹披針形,長1~2厘米,寬1~3毫米,全緣,先端漸尖,基部狹窄,無柄。花單生于葉腋,每花有2枚線形小苞片,著生于萼筒基部;花萼筒狀,筒部長5~7毫米,上部4裂,裂片與萼筒近等長,有助9~10條;花冠淡紅色,唇形,長2~2.5厘米。上唇兜狀彎曲,2裂,裂片鈍圓,下唇3裂,中間裂片較長,喉部有2鉤;雄蕊4,二強;子房卵圓形,花柱細長。蒴果長圓形,先端尖銳,具4縱溝,包于萼內;種子黃色,多數,細小,扁橢圓形。花期4~5月。
生于山坡巖石旁、草叢中或路邊。分布于江蘇、浙江、江西、福建。
采收加工 夏、秋采收全草,洗凈,曬干或鮮用。
藥材性狀 干燥全草長8~35厘米,植株呈叢生狀,全株密被銀白色絨毛。葉多密集于莖上,莖下部著生者為鱗片狀,上部葉完整者為狹披針形,無柄,長1~2厘米,寬1~2.5毫米,全緣。帶花植株可見花單生于葉腋,花淡紅色,每花下有2枚線形小苞片;花萼筒狀,長不及1厘米,上部4裂;花冠唇形,長約2厘米。蒴果長圓形,包于宿存萼筒內。氣微,味微苦。以身干、質嫩、葉多、無泥雜者為佳。
性味和功用 苦、涼。清熱解毒,祛風行氣,涼血止血,祛痰。用于感冒,慢性氣管炎,肺炎,咳血,吐血,便血,牙齦炎,牙髓炎,乳癰,癰腫,小兒口瘡,風濕關節痛。常用量15~30克;外用鮮草適量,搗敷患處。
如果想了解更多中藥材知識,請登錄我公司:(http://www.zllsg.com)或直接制藥工藝部:<>咨詢,我廠將為您提供更專業的服務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