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塵按其理化性質主要分為對人體的危害和粉塵爆炸性危害兩類較之可燃氣體爆炸事故的預防難度,可燃粉塵爆炸事故預防要容易得多,而國內外因可燃粉塵爆炸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事故卻也不勝枚舉,主要原因就是可燃粉塵的爆炸形成條件一般比可燃氣體難,導致人們對可燃粉塵爆炸的危險性、危害性認識不足,滋生麻痹大意心理,zui終釀成了一幕幕慘劇。
當人體吸入粉塵后,小于5μm的微粒,極易深入肺部,引起中毒性肺炎或矽肺,有時還會引起肺癌。沉積在肺部的污染物一旦被溶解,就會直接侵入血液,引起血液中毒,未被溶解的污染物,也可能被細胞所吸收,導致細胞結構的破壞。
粉塵與空氣混合,能形成可燃的混合氣體,若遇明火或高溫物體,極易著火,瞬間完成燃燒過程,粉塵濾芯釋放大量熱能,使燃燒氣體驟然升高,體積猛烈膨脹,形成很高的膨脹壓力。燃燒后的粉塵,氧化反應十分迅速,它產生的熱量能很快傳遞給相鄰粉塵,從而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
因此只要切實提高對粉塵爆炸、危險性危害性的認識,并在生產作業過程中嚴格遵守安全生產制度,科學利用粉塵檢測儀進行檢測,則因可燃粉塵爆炸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的慘劇也必將大大減小。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