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劑銷售大鼠胰島素說明書:
本試劑盒僅供體外研究使用、不用于臨床診斷!
預期應用
ELISA 法定量測定大鼠血清、血漿或其它相關生物液體中 INS 含量。
實驗原理
用純化的 INS 抗體包被微孔板,制成固相載體,往微孔中依次加入標本或標準品、生物素
化的 INS 抗體、HRP 標記的親和素,經(jīng)過*洗滌后用底物(TMB)顯色。TMB 在過氧化
物酶的催化下轉化成藍色,并在酸的作用下轉化成zui終的黃色。顏色的深淺和樣品中的 INS
呈正相關。用酶標儀在 450nm 波長下測定吸光度(OD 值),計算樣品濃度。
試劑盒組成及試劑配制
1、 酶標板:一塊(96 孔)
2、 標準品(凍干品): 2 瓶,請臨用前 15 分鐘內(nèi)配制。每瓶以樣品稀釋液稀釋至 1ml,
蓋好后室溫靜置大約 10 分鐘,同時反復顛倒/搓動以助溶解,其濃度為 40 mIU/L,然后做系
列倍比稀釋(注:不要直接在板中進行倍比稀釋),分別配制成40 mIU/L,20 mIU/L,10 mIU/L,
5 mIU/L,2.5 mIU/L,1.25 mIU/L,0.625 mIU/L,樣品稀釋液直接作為空白孔 0 mIU/L。如
配制 20 mIU/L 標準品:取0.5ml (不要少于 0.5ml )40 mIU/L 的上述標準品加入含有 0.5ml
樣品稀釋液的 Eppendorf 管中,混勻即可,其余濃度以此類推。
3、 樣品稀釋液:1×20ml。
4、 檢測稀釋液 A:1×10ml。
5、 檢測稀釋液 B:1×10ml。
6、 檢測溶液 A:1×120 /瓶(1:100)。臨用前以檢測稀釋液 A 1:100 稀釋(如:10 檢測
溶液 A / 990 檢測稀釋液 A),充分混勻,稀釋前根據(jù)預先計算好的每次實驗所需的總量配
制(100 /孔),實際配制時應多配制 0.1-0.2ml。7、 檢測溶液 B:1×120 /瓶(1:100)。臨用前以檢測稀釋液 B 1:100 稀釋。稀釋方法同檢
測溶液 A。
8、 底物溶液:1×10ml/瓶。
9、 濃洗滌液:1×30ml/瓶,使用時每瓶用蒸餾水稀釋 25 倍。
10、終止液:1×10ml/瓶(2 mol/L H2SO4)。
11、覆膜:5 張
12、使用說明書:1 份
自備物品
1、 酶標儀(建議儀器使用前提前預熱)
2、 微量加液器及吸頭,EP 管
3、 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濾紙
標本的采集及保存
1、 血清:全血標本請于室溫放置 2 小時或 4 夜后于 1000 g 離心 20 分鐘,取上清即可檢
測,或將上清置于-20 或-80 保存,但應避免反復凍融。
2、 血漿:可用 EDTA 或肝素作為抗凝劑,標本采集后 30 分鐘內(nèi)于 1000 g 離心 15 分 鐘 ,
取上清即可檢測,或將上清置于-20 或-80 保存,但應避免反復凍融。
3、 其它生物標本:請 1000 g 離心 20 分鐘,取上清即可檢測,或將上清置于-20 或-80 保
存,但應避免反復凍融。
注:以上標本均應密封保存,4 保存應小于 1 周,-20 不應超過 1 個月,-80 不應超過 2 個
月;標本溶血會影響zui后檢測結果,因此溶血標本不宜進行此項檢測。
操作步驟
實驗開始前,各試劑均應平衡至室溫,試劑不能直接在 37 溶解;試劑或樣品配制時,均需充分混勻,混勻時盡量避免起泡。實驗前應預測樣品含量,如樣品濃度過高時,應對樣品進行稀釋,以使稀釋后的樣品符合試劑盒的檢測范圍,計算時再乘以相應的稀釋倍數(shù)。
1、 加樣:分別設空白孔、標準孔、待測樣品孔。空白孔加樣品稀釋液 100 ,余孔分別加
標準品或待測樣品 100 ,注意不要有氣泡,加樣 時將樣品加于酶標板底部,盡量不觸及孔
壁,輕輕晃動混勻,酶標板加上蓋或覆膜,37 溫育 2 小時。為保證實驗結果有效
性,每次實驗請使用新的標準品溶液。
2、 棄去液體,甩干,不用洗滌。每孔加檢測溶液 A 工作液 100 (臨用前配制),酶標板
加上覆膜,37 溫育 1 小時。
3、 棄去孔內(nèi)液體,甩干,洗板 3 次,每次浸泡 1-2 分鐘,大約 400 /每孔,甩干(也可輕
拍將孔內(nèi)液體拍干)。
4、 每孔加檢測溶液 B 工作液(臨用前配制)100 ,加上覆膜,37 溫育 1 小時。
5、 棄去孔內(nèi)液體,甩干,洗板 5 次,方法同步驟 3。
6、 每孔加底物溶液 90 ,酶標板加上覆膜 37 避光顯色(反應時間控制在 15-30 分鐘,當
標準孔的前 3-4 孔有明顯的梯度藍色,后 3-4 孔梯度不明顯時,即可終止)。
7、 每孔加終止溶液 50 ,終止反應,此時藍色立轉黃色。終止液的加入順序應盡量與底物
液的加入順序相同。
8、 立即用酶標儀在 450nm 波長測量各孔的光密度(OD 值)。
注:
1、 試劑準備:所有試劑在使用前應平衡至室溫,使用后請立即按照說明書要求保存試劑。
實驗操作中請使用一次性的吸頭,避免交叉污染。
2、 加樣:加樣或加試劑時,*個孔與zui后一個孔加樣之間的時間間隔如果太大,將會導
致不同的 “預溫育”時間,從而明顯地影響到測量值的準確性及重復性。一次加樣時間(包
括標準品及所有樣品)控制在 10 分鐘內(nèi)。推薦設置復孔進行實驗。
3、 溫育:為防止樣品蒸發(fā),實驗時將加上蓋或覆膜的酶標板置于濕盒內(nèi),以避免液體蒸發(fā) ;洗板后應盡快進行下步操作,任何時侯都應避免酶標板處于干燥狀態(tài);同時應嚴格遵守給定
的溫育時間和溫度。
4、 洗滌:洗滌過程中反應孔中殘留的洗滌液應在濾紙上拍干,勿將濾紙直接放入反應孔中
吸水,同時要消除板底殘留的液體和手指印,避免影響zui后的酶標儀讀數(shù)。
5、 試劑配制:Detection A 及 Detection B 在使用前請手甩幾下或少時離心處理,以使管壁
或瓶蓋的液體沉積到管底。標準品、檢測溶液 A 工作液、檢測溶液 B 工作液請依據(jù)所需的
量配制使用,并使用相應的稀釋液配制,不能混淆。請 配制標準品及工作液,盡量不
要微量配制(如吸取檢測溶液 A 時,一次不要小于 10 ),以避免由于不準確稀 釋而造成
濃度誤差;請勿重復使用已稀釋過的標準品、檢測溶液 A 工作液、檢測溶液 B 工作液。
6、 反應時間的控制:加入底物后請定時觀察反應孔的顏色變化(比如,每隔 10 分鐘),
如顏色較深,請?zhí)崆凹尤虢K止液終止反應,避免反應過強從而影響酶標儀光密度讀數(shù)。
7、 底物:底物請避光保存,在儲存和溫育時避免強光直接照射。
洗板方法
1、 手工洗板方法:將推薦的洗滌緩沖液至少 0.4ml 注入孔內(nèi),浸泡 1-2 分鐘,吸去(不可
觸及板壁)或甩掉酶標板內(nèi)的液體,在實驗臺上鋪墊幾層吸水紙,酶標板朝下用力拍幾次;
根據(jù)需要,重復此過程數(shù)次。
2、 自動洗板:如果有自動洗板機,應在熟練使用后再用到正式實驗過程中。
特異性
本試劑盒可同時檢測重組或天然的大鼠 INS,且與其它相關蛋白無交叉反應。
計算
各標準品及樣本 OD 值扣除空白孔 OD 值后作圖(七點圖),如設置復孔,則應取其平均
值計算。以標準品的濃度為縱坐標(對數(shù)坐標),OD 值為橫坐標(對數(shù)坐標),在對數(shù)坐
標紙上繪出標準曲線。推薦使用專業(yè)制作曲線軟件進行分析,如 curve expert 1.3,根據(jù)樣品OD 值,由標準曲線查出相應的濃度,乘以稀釋倍數(shù);或用標準物的濃度與 OD 值計算出標
準曲線的回歸方程式,將樣品的 OD 值代入方程式,計算出樣品濃度,再乘以稀釋倍數(shù),即
為樣品的實際濃度。
檢測范圍:0.625 mIU/L - 40 mIU/L,繪制標準曲線請取用以下濃度值: 40 mIU/L,20 mIU/L,
10 mIU/L,5 mIU/L,2.5 mIU/L,1.25 mIU/L,0.625 mIU/L。
zui低檢測限:0.156 mIU/L
說明
1. 在儲存及孵育過程中避免將試劑暴露在強光中。所有試劑瓶蓋須蓋緊以防止蒸發(fā)和污染,
試劑避免受到微生物的污染,因為蛋白水解酶的干擾將導致出現(xiàn)錯誤的結果。
2. 小心吸取試劑并嚴格遵守給定的孵育時間和溫度。請注意在吸取標本 / 標準品,酶結合
物或底物時,*個孔與zui后一個孔加樣之間的時間間隔如果太大,將會導致不同的 “預孵
育”時間,從而明顯地影響到測量值的準確性及重復性。而且,洗滌不充分將影響試驗結果。
3. 試劑盒保存:部分試劑保存于-20℃,部分試劑保存于 2-8℃,具體以標簽上的標示為準。
4. 濃洗滌液會有鹽析出,稀釋時可在水浴中加溫助溶。
5. 剛開啟的酶聯(lián)板孔中可能會含有少許水樣物質,此為正常現(xiàn)象,不會對實驗結果造成任
何影響。
6. 中、英文說明書可能會有不一致之處,請以英文說明書為準。
7. 所有的樣品都應管理好,按照規(guī)定的程序處理樣品和檢測裝置。
8. 有效期:6 個 月
免責聲明
- 凡本網(wǎng)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wǎng)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wǎng)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jīng)本網(wǎng)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nèi)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wǎng)”。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wǎng)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wǎng)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wǎng))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wǎng)站或個人從本網(wǎng)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wǎng)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nèi)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nèi)與本網(wǎng)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