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復合物的測定
免疫復合物(immunecomplex,IC)或抗原抗體復合物是抗原與其對應抗體相結合的產物。在正常情況下,機體內的游離抗原與相應抗體結合形成IC,可被機體的防御系統清除,作為清除異物抗原的一種方式,對機體有利。但在某些情況下,體內形成的IC不能被及時清除,則可在局部沉積,通過激活補體,并在血小板、中性粒細胞等參與下,引起一系列連鎖反應而導致組織損傷,出現臨床癥狀,稱為免疫復合物病(immunocomplexdisease,lCD)。
由于抗原與抗體比例不同,所形成的IC分子大小各異,通常有三種形式:一是抗原抗體比例適當時,形成大分子的不溶性IC(大于19S),易被吞噬細胞捕獲、吞噬和清除。二是抗原量過剩時,形成小分子的可溶性IC(小于6.6S),易透過腎小球濾孔隨尿排出體外。三是抗原量稍過剩時,形成中等大小的可溶性IC(8。8—19S),它既不被吞噬細胞清除,又不能通過腎小球濾孔排出,可較長時間游離于血液和其他體液中,又稱循環免疫復合物(circulatingimmunocomplex,CIC)。
當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時,此類IC可隨血流沉積在某些部位的毛細血管壁或嵌合在腎小球基底膜上,激活補體導致lCD的發生。檢查組織內或循環中IC的存在有助于某些疾病的診斷、發病機制的研究、預后估計、病情活動觀察和療效判斷等。因此,IC的檢測日益受到重視。
檢測IC的理想方法,應具備以下幾個特點:①高度敏感性;②相對特異性,但又能檢測出各種類型和大小的CIC;③重復性好;④操作簡便,可作常規應用;⑤試驗前不需要對標本進行加熱滅活或特殊的吸收處理。1978年WHO曾組織進行IC檢測方法學研究,發現尚無任何一種技術具備上述所有特點。由于方法的復雜性、敏感性和所檢測IC類型的局限性,目前的常用試驗均受到復合物內免疫球蛋白種類及亞類、復合物大小、抗原與抗體比例、固定補體的能力等因素影響,在臨床實驗室應用受到很大限制。目前很多實驗室常采用多種不同方法來檢測IC。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