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i近,美國愛荷華大學與國家能源部艾米實驗室科學家合作,將光學顯微與原子力顯微技術結合起來,開發出一種能對單個生物分子進行三維測量的方法,準確性和性都達到納米級別。zui近出版的《納米快報》上詳細介紹了該技術。
現有技術只能從二維平面來測量單個分子,只有X軸和Y軸,新技術稱為駐波軸向納米儀(AWAN),讓研究人員能測量Z軸,也就是高度軸,樣本也不需要經過傳統光學或特殊表面處理。
“這是一種全新類型的測量技術,可以確定分子Z軸方向的位置。” 論文合著者、愛荷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副教授珊吉維?西瓦珊卡說,他們承擔的研究項目有兩個目標:一是研究生物細胞彼此之間怎樣粘合,二是開發研究這些細胞的新工具。為此他們開發了新的顯微技術。
研究小組用熒光納米球和DNA單鏈測試了新式混合顯微鏡。他們把一臺商用原子力顯微鏡與一臺單分子熒光顯微鏡結合。將原子力顯微鏡的懸臂針尖放置在一束聚焦激光束上,以產生駐波紋樣。
駐波是頻率和振幅均相同、振動方向一致、傳播方向相反的兩列波疊加后形成的波。波在介質中傳播時其波形不斷向前推進,稱為行波;上述兩列波疊加后波形并不向前推進,叫做駐波。將一個經處理發光的分子放置于駐波內,當原子力顯微鏡上下移動時,分子表面相應于它距針尖的距離而起伏發出熒光,由此可以對這一距離進行測量。在實驗中,該技術在測量分子時可以準確到1納米內,測量可多次重復,度達到3.7納米。
西瓦珊卡說,該技術可以通過顯微鏡來提供高分辨率數據,給醫療研究人員帶來便利。還具有商業化潛力,促進單分子生物物理學的研究。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