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成功從動物耳蝸內獲得電能
據新一期《自然―生物技術》上的一項研究顯示,科學家獲取了天然存在于哺乳動物內耳中的電化學梯度并用其為一臺小型無線發射器充電。通過進一步優化,該項發現或可應用于藥物投遞車、分子傳感器或其他植入人耳附近的設備如助聽器。
內耳中的“耳蝸內電位”是動物體內*生長在較大解剖結構中的電化學勢能。捕捉耳蝸內電位能量的主要困難在于其電壓和可獲取的電能非常低――比在現有的zui電路中可獲得的電能還低上至少10倍。
Anantha Chandrakasan、Konstantina Stankovic等人通過使用一種特殊設計的電子芯片克服了這一困難。他們將芯片貼在被麻醉的豚鼠身體表面,與內置于耳蝸的微小電極連接上,5個小時后,他們成功地獲得1nW的電能,讓一臺無線發射機運行起來,并將耳蝸內電位測量數據發送出去。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