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材粉末+輔料→起模→成型→蓋面→干燥→選丸→包衣→打光→質量檢查→包裝
除另有規定,通常藥物粉碎過六號篩
1.起模:制備丸粒基本母核的操作,選用黏性適宜的藥粉。
粉末直接起模法:在泛丸鍋中噴少量水潤濕,撒少量藥粉,轉動泛丸鍋,刷下附著粉粒,再噴水、撒粉,反復循環,粉粒漸大,至約直徑1mm球時,篩取一至二號篩之間顆粒,為丸模。
濕粉制粒起模法:藥粉用水混勻,以握之成團,抖之即散為度,將以上軟材過二號篩,至泛丸鍋內,經旋轉、滾撞,摩擦,成球形,取出過篩分等,即得丸模。
也可以采用包衣造粒機起模,速度快,丸模圓整均勻,但丸模松散。
2.成型:將已篩選均勻的丸模,逐漸加大至接近成品的操作。
方法與起模一樣,在丸模上反復加水濕潤,撒粉,滾圓,篩選
可根據藥材性質分層泛入,掩蓋不良氣味、避免配伍禁忌
含朱砂、硫黃等礦物藥避免使用金屬泛丸鍋,以免變色或生成有毒物質
控制丸粒的粒度和圓整度
堅實程度以能合格溶散為限
混漿泛丸:藥粉與水攪勻,制成 d≈1.32-1.33的混漿(用前攪勻),篩選均勻的丸模在泛丸鍋轉動滑利同時逆向噴入混漿進行泛丸,以少-多-少原則循環加料。加入適當料粉防止粘鍋、粘丸。
3.蓋面:已經加大、合格、篩選的丸粒,繼續在泛丸鍋內進行表面處理的操作。使達到成品大小標準、表面光潔、致密、色澤統一的要求。
干粉蓋面:對于表面充分濕潤的丸粒
清水蓋面:對于表面質地較為干燥丸粒,應迅速干燥防色澤變化不一
清漿蓋面:清漿為藥粉或廢丸粒加水制成,操作同清水蓋面
4.干燥:泛丸因含水量大,易引起發霉,故蓋面后丸粒應及時干燥,使含水量控制9%以內。
一般干燥溫度為80℃以下。
若丸藥含有芳香揮發性成分或遇熱易分解成分,干燥溫度不應超過60℃,采用流化床沸騰干燥,溫度可控制75~80℃,干燥快,水分可達2.5%以下。
亦可采用微波干燥,速度更快,內外干濕度均勻,膨化作用,利于溶散,且有滅菌作用。
5.選丸:保證丸粒圓整、大小均勻,一般通過滾筒篩、檢丸器選丸。
6.可選包衣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關于制丸工藝方面的詳細資料請公司()與我們。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