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共振成像技術步入分子層面
美國和加拿大科學家分別采用新型核磁共振成像(MRI)技術觀測到人體內的分子變化,從而大大提高了MRI掃描的速度和精度,可在未來用于更快地檢測癌癥等疾病。研究發表在一期《科學》雜志上。
兩國科學家使用的MRI技術都通過操控分子的旋轉來提高掃描的速度和精度,從而可以在分子層面快速地完成諸如分析藥物藥效或推斷腫瘤生長速度等工作,以更好地為人類健康服務。
加拿大研究人員通過操縱仲氫(仲氫是航天飛機上使用的燃料),將仲氫的磁性轉移到許多更容易探測的分子上面,并在動物身上進行了該技術的測試。結果表明,新技術可以將掃描的靈敏度增加1000倍左右,原來統計生物系統數據需要花費90天時間,現在只需幾秒就可以完成。
美國科學團隊則調整了原子核的旋轉來增強信號,在旋轉狀態的分子之間了很大不平衡,并且使分子變成了功能更加強大的磁體,可以產生更詳細的圖像。新技術得到的信號強度可能是傳統MRI中氫原子所釋放信號的幾千倍甚至幾萬倍。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