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面平均溫度約為15℃。可是,如果沒有大氣,根據地球獲 得的太陽熱量和地球向宇宙空間放出的熱量相等,可以計算出地球的地面平均溫度應為-18℃。因此,這 33℃大體就是因為地球有大氣,大氣像被子一樣造成溫室效應之故。世界上,宇宙中任何物體都輻射電磁 波。物體溫度越高,輻射的波長越短。太陽表面溫度約6000K,它發(fā)射的電磁波長很短,稱為太陽短波輻 射(其中包括從紫到紅的可見光)。地面在接受太陽短波輻射而增溫的同時,也時時刻刻向外輻射電磁波 而冷卻。地球發(fā)射的電磁波長因為溫度較低而較長,稱為地面長波輻射。短波輻射和長波輻射在經過地球 大氣時的遭遇是不同的:大氣對太陽短波輻射幾乎是透明的,卻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大氣在吸收地面 長波輻射的同時,它自己也向外輻射波長更長的長波輻射(因為大氣的溫度比地面更低)。其中向下到達 地面的部分稱為逆輻射。地面接受逆輻射后就會升溫,或者說大氣對地面起到了保溫作用。這就是大氣溫 室效應的原理。
地球大氣的這種保溫作用,很類似于種植花卉的暖房頂上的玻璃( 因此溫室效應也稱暖房效應或花房效應)。因為玻璃也具有透過太陽短波輻射和吸收地面長波輻射的保溫 功能。溫室效應源自溫室氣體
大氣中每種氣體并不是都能強烈吸收地面長波輻射。地球大氣中起 溫室作用的氣體稱為溫室氣體,主要有二氧化碳(CO2)、甲烷、臭氧、一氧化二氮、氟里昂以及水汽等 。它們幾乎吸收地面發(fā)出的所有的長波輻射,其中只有一個很窄的區(qū)段吸收很少,因此稱為"窗區(qū)"。地球 主要正是通過這個窗區(qū)把從太陽獲得的熱量中的70%又以長波輻射形式返還宇宙空間,從而維持地面溫度 不變,溫室效應主要是因為人類活動增加了溫室氣體的數(shù)量和品種,使這個70%的數(shù)值下降,留下的余熱 使地球變暖的。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lián)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