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LD系列計算機控制拉力試驗機
使用說明書
1、概述
DLD系列試驗機采用計算機機控制,傳感器測力系統,門式機架,其結構新穎,數字處理準確,操作簡單,使用維護方便。
本機是對金屬及非金屬材料進行力學性能測試的高精度、多用途的材料試驗機,可進行拉伸、壓縮、彎曲、剪切、撕裂、剝離試驗。采用PC機和接口板進行數據的采集、保存、處理和打印試驗結果。可計算zui大力、屈服力、平均剝離力、zui大變形、屈服點、彈性模量等參數;可進行曲線處理、多傳感器支持、圖形圖像化的界面、靈活的數據處理、MS-ACCESS數據庫支持,使系統功能更為強大。(可選擇中英文版本)可用于科研部門、大專院校和工礦企業對各種材料進行力學性能分析和生產質量檢驗。
2、主要技術指標
2.1量程范圍:本機zui大量程不超過5KN。
2.2 力值精度:示值的±0.5%以內。
2.3 試驗速度:
2.4 有效拉伸距離:
2.5 位移測量精度:示值的±0.5%以內。
2.6 打印功能:可打印測試后的zui大力值、位移值、zui大拉伸強度、拉伸伸長率等。
2.7 通訊功能:可與上位計算機進行通訊,傳輸測試后的各種數據。
2.8 電源:AC220V±5% 50Hz
2.9 主機尺寸:
主機重量:145kg
3、使用環境及工作條件
3.1 溫度在0~
3.2 相對溫度低于80%;
3.3 有獨立接地線;
3.4 在無沖擊、無震動的環境中;
3.5 在無明顯電磁場的環境中;
3.6 試驗機周圍應留有不小于
3.7 底座及機架水平度不超過0.2/1000。
4、系統組成與工作原理
4.1 系統由主機和電腦控制系統組成。
4.2 工作原理
主機由電機及控制器、操縱盒、絲杠、導柱、移動橫梁、限位裝置等組成。機械傳動順序如下:
電機——減速機——絲杠——試臺
4.3 限位保護裝置及夾具
限位保護裝置是本機的重要組成部分。主機上固定有限位桿,限位桿上配有兩個上下可調節的擋圈,試驗過程中當擋塊和擋圈碰觸時將帶動限位桿移動,使限位裝置
切斷該方向通路,主機運行停止,這時候向相反方向運行,試驗機即可正常工作。通過調節限位桿上擋圈的位置可以限定移動橫梁行程,為做試驗提供了較大的方便和安全可靠的保護。
5、軟件的使用與操作
注意: 在聯機前,請檢查試驗機的上下限位位置是否處于合適位置,確保試臺移動處于安全位置.
提示: 打開音箱,設置音量起作用,您可隨時聽到有益的提示.
一、 進入試驗功能程序;表單功能介紹
1、主表單
如果創建了桌面快捷方式,執行WINDOWS98桌面上的試驗功能(拉伸、壓縮、彎曲、剪切等)程序,進入主屏幕;
如果沒有創建了桌面快捷方式,執行WINDOWS98上的 “開始\程序\T2002試驗機測量及控制軟件” 選擇試驗功能(拉伸、壓縮、彎曲、剪切等)程序,進入主屏幕:
圖
按
圖 1 b
主屏幕的上邊是按鈕條,有按鈕: 讀文件 寫文件 處理 配置 快上 快下 上 下 運行 停止 清零 幫助;
按鈕條下面是兩個測量顯示窗口,左面的是力值顯示窗,力值顯示窗中除了顯示當前力值外還有當前運行狀態顯示、力值單位、額定力值;右邊的是變形顯示窗,變形顯示窗中除了顯示當前變形值外還顯示運行計時、變形單位、額定變形;力值顯示窗和變形顯示窗中有隱藏功能,雙擊力值顯示窗和變形顯示窗分別進入力值和變形自動校準表單。
主屏幕的左邊中部是實時曲線顯示窗,當鼠標在實時曲線顯示窗中移動時,實時曲線顯示窗的左上和右下各有一個上下選擇按鈕,用來設置曲線的縱、橫坐標值;
主屏幕的左邊下邊有一個按鈕: 曲線顯示 用來在待機狀態下重新顯示曲線;
主屏幕的右邊中部是速度值和聯機狀態顯示
主屏幕的右邊下邊有結果顯示格子,用來顯示zui基本的結果,在格子中按鼠標左鍵可選擇刪除某個試樣的數據。程序進入后顯示格子會被虛擬度盤 覆蓋,運行時顯示格子同樣會被 虛擬度盤 覆蓋;運行結束后顯示格子露出;在主表單的右下方有 顯示格子/虛擬度盤切換按鈕。
主屏幕的語音效果:(當發生 事件 時有 聲音提示)
事件 聲音
進入 音樂
運行 運行開始
結束 運行結束
上限位 上限位
下限位 下限位
達到規定時間 達到規定時間
達到規定力值 達到規定力值
達到規定變形 達到規定變形
清零 清零
快上 快上
快下 快下
上 上
下 下
運行時按退出鍵 請在等待狀態下退出
運行時按處理鍵 請退出運行再進入數據處理
運行時按清零鍵 請在待機狀態下清零
屈服結束 屈服已經結束,可以取掉應變規
按停止鍵 停
運行時按配置鍵 試驗過程中一般不要配置
自動啟動運行狀態下按運行鍵 自動啟動運行狀態下按運行鍵無效。
2、 各鍵功能
按提示在該窗口下可選擇需要讀取的文件信息.選取需要的文件按 打開 按鍵讀取數據文件;數據文件的擴展名按如下定義:
圖 2
.L 拉伸試驗數據
.Y 壓縮試驗數據
.W 彎曲試驗數據
.J 剪切試驗數據
.S 撕裂試驗數據
.B 剝離試驗數據
進入對話窗口,記錄試驗內容,以備以后讀取處理:
圖 3
文件名中有一個自動生成的文件名,由 年月日-時分 組成;如果是讀取的文件再存盤,則文件名默認為原文件名.可以由鍵盤輸入存盤的文件名。
數據文件的擴展名同上.
進入處理窗口,處理功能請查看數據處理;
本鍵有兩個功能:在待機狀態時,使試臺停止移動;在運行狀態時,結束運行狀態,轉為待機狀態;如果設置為自動返回,此時將高速返回起始位置。
按該鍵后開始試驗,此時在負荷值前面會看到運行指示符號,曲線開始繪制,數據被保存,計時 器開始計時,在屏幕的左下方文字條顯示正在試驗的試樣號,退出運行時zui大負荷值、變形值 、時間會顯示在右邊的表格中;運行開始時將對變形清零。
使負荷及變形值復位為“0”;清零值具有記憶功能,同一傳感器一般清一次零即可;以后就一致記住零點值(包括關機后再開機)。
3、配置試驗機
當更換了負荷傳感器(電子有此可能)或變形傳感器,或需改變運行控制條件時,通過單擊配置按鈕進入試驗機配置窗口。在本窗口下,選擇所需測力傳感器及變形傳感器,對運行控制應仔細配置:
“自動啟動運行及停止“ 選擇此項時每當力值達到額定力值的1%時就自動啟動運行,再當力值下降到額定力值的0。5%時就結束運行。(試樣破壞時或卸載)不選擇此項時只能用 “運行“ 鍵和 “停止“ 鍵啟動運行和停止。
圖 4(注:本圖中的數據為示例,與實際并不相符)
4。數據處理
一組試樣做完后或是讀入以前的數據文件進行處理及輸出報告,通過按“處理”鍵進入數據處理窗口:
圖5
本該窗口下,zui上層是一排按鍵,下方是試驗方法選擇欄,窗口中右部有一個表格顯示所選擇試樣的試驗結果,由于t2000新版軟件包含的數據庫(Microsoft Access 數據庫)適應范圍廣,對具體用戶而言可能有很多冗余(例如:可用Office軟件包進行處理),用戶可不必管它,一般操作順序如下;
在試驗方法欄選擇所需的試驗方法(如:金屬拉伸試驗{GB228-2002} ), 如默認值已經是所需的就不必進行本步;自動計算鍵和報告鍵將使用到所選試驗方法進行處理及輸出報告,“{}“中的標識符是處理方法所用自動參數計算程序(VBS或JS)和報告文件共同使用的文件名,擴展名不同。
5.單擊輸入鍵輸入試驗參數、環境參數及說明;
圖 6
在輸入試驗參數表單的上邊,有20項輸入項,用于輸入一組試樣共有的參數,每一項的標題就是數據庫report表的一個字段;在每一輸入項的右邊有一個向下的小箭頭,用鼠標點擊下拉可以見到有15個選項可供選擇,這些選項是以前輸入過的參數。第20項選擇使用第20項下方的選項選擇。
在輸入試驗參數表單的下邊,有一個顯示格子,用于輸入單個試樣的參數;*個試樣輸入后,直接按回車鍵可以復制一號試樣的參數到其他試樣。
單擊 備注 鍵進入備注輸入表單:
在備注輸入表單里可以輸入試驗的特殊情況,以便反映在輸出的報告中。
圖7
6.單擊自動計算鍵, 計算力學參數;
自動計算表單的左邊是試驗主程序內部固有的自動參數計算程序計算的結果;右邊是外部擴充的自動參數計算程序的計算結果。
內部固有的自動參數計算程序集成在主程序中,常用試驗參數基本上度計算出來了。
圖8
右邊是外部擴充的自動參數計算程序使用VBS或JavaS編程,用于擴展試驗功能,計算特殊的試驗數據。
8.單擊出報告鍵,輸出報告;
9.如需進入一些非標準計量工作,單擊計算器鍵調出計算器,可選擇標準型計算器或函數型計算器;
10.廢除、比較、標牌為保留鍵;
11.曲線功能
本軟件中有兩套曲線功能:主屏幕中的曲線功能和曲線窗口 (附圖)中的曲線功能。主屏幕中的曲線功能主要用于試驗過程 力值與變形值及其相互變化的實時跟蹤,而曲線窗口主要用于數據分析、比較、放大、確定參數點、打印功能。以下對曲線詳加說明:
在主屏幕下按處理鍵進入處理窗口,在處理窗口下按曲線鍵進入曲線窗口:
進入曲線窗口后自動顯示所有試樣在曲線坐標系中,顯示過程中可能坐標值太小而發生多次自動換坐標值而使坐標顯示混亂,或坐標值過大而使曲線太小,可先調整坐標值后再按顯示鍵重顯一次;
圖 9
顯示方式分三種,可由試樣號欄選擇,然后按顯示鍵;
①所有試樣原點顯示;
②所有試樣分離顯示;
③單個試樣顯示,只有單個試樣才能進行放大、縮小、取點功能;
放大功能:
在單個試樣顯示方式下,把鼠標光標移到需要放大區域的右下角,壓住左鍵并一直保持往右下拖動直至到達需放大區域的右下角,松開左鍵,顯示的淡藍色矩形框為所需要放大的區域,單擊放大鍵,待一會需放大的曲線被放大在座標系上,此時放大鍵變為縮小鍵,按縮小鍵曲線恢復原大小及座標;
圖 10
取點功能:
在單個試樣顯示方式下,按取點鍵則可選的參數顯示在窗口中,選擇一個參數名,把鼠標光標移至坐標中,坐標中隨光標出現一個十字虛線,移至需要找的點上單擊即確定該參數點,如退出取點狀態,按鼠標右鍵(仍在座標系中);
圖 11
清除鍵: 清除曲線坐標中的所有曲線及標注;
下一個鍵:顯示下一個試樣曲線;
打印鍵:打開打印機,再按該鍵可打印屏幕曲線。
12.自動力值校準和自動變形校準
在主表單的力值顯示窗上雙擊就進入力值校準表單:
圖12
在主表單的變形顯示窗上雙擊就進入變形校準表單;變形校準表單與力值校準表基本相同;但變形 類型為時間時不能校準,變形類型為大變形或位移時只能校準zui大的一個系數,可以鍵入;
大變形校準系數計算公式: 校準系數=光電編碼器的檢測輪直徑 x 3.1416/4/光電編碼器道數
位移校準系數計算公式: 校準系數=絲杠螺距/4/光電編碼器道數
(光電編碼器安裝在絲杠上)
(大變形和位移校準系數也是大變形和位移的分辨率)
6 儀器的使用與操作
有了上述的基本知識后,基本就可以開始試驗了;
注意:試驗前請仔細檢查上下限位位置,確保試臺移動時不會對人員和設備造成損害。在設備的正面有緊急停止開關,當有任何可能的意外情況,用人體任何可能的部位撞擊緊急停止開關。
試驗步驟:
1. 啟動試驗功能程序(拉伸、壓縮、彎曲、剪切等),以下以拉伸為例,
2. 等待主表單上的聯機指示為正常聯機,
3. 將速度設置為100mm/min,點擊設定上、設定下、停止鍵,觀察試臺移動情況是否正常,手動操作盒上的上下指示是否正常。
4. 初次試驗或更換了力值或變形傳感器后還要按配置鍵進入配置窗口,選擇傳感器和運行參數
5. 在停止狀態下裝好試樣,
6. 設定需要的試驗速度值,
7. 按運行鍵進行試驗,
8. 如果設定為自動判斷裂,當試樣斷裂后,試臺可檢測到;如果沒有設定為自動判斷裂,當試樣斷裂后需要按停止鍵才能結束。
9. 試驗結束后,如果設定為自動返回,試臺以zui高速度返回到起始點,誤差一般不超過 0.1 mm ;請注意設置自動返回要注意人員和設備的安全,對于試驗結束后試樣不是自動從夾具上脫落的類似金屬的試樣一般不要設置為自動返回;自動返回有危險的場合不要設置為自動返回.
10. 重復上述5 – 9 直至一組試樣測完;
11. 按處理鍵進入數據處理;
12. 在數據處理表單下按輸入鍵,輸入本組試樣的參數;保存退出到數據處理表單;
13. 在數據處理表單下按自動計算鍵進行自動計算,完成后退出到數據處理表單;
14. 如需要在數據處理表單下按曲線鍵,在曲線表單下進行曲線瀏覽、打印、局部放大、一些參數分析,然后返回到數據處理表單;
15. 在數據處理表單下按報告鍵輸出報告,報告首先顯示在屏幕上,可縮放瀏覽;按打印機圖標進行打印;之后退出返回到數據處理表單;
16. 在數據處理表單下按返回鍵返回到主表單;
17. 在主表單下按寫文件保存試驗數據。
操作盒上的
“上”是主表單上的快上;
“下”是主表單上的快下;
“停”是主表單上的停止;
“運行”是主表單上的運行;
“清零”是主表單上的清零;
“微上”、“微下”、“慢上”、“慢下”用于力值校 準 和標定時非常慢速的調整試臺上下控制,為點動(也 稱 寸動)方式:壓著時動,松開即停。
7、注意事項
7.1 在開機之前必須檢查控制系統與主機的連接線、插頭、插座、電源插頭插座是否正確,或有無松動,確認正確后方可開機(例如:數控系統控制器內電源插座下接地線松動,將造成主機失控)。請牢記開機順序,先開試驗機主機電源,后開控制系統電源。關機時,先關試驗機主機電源,后關數控系統電源,開機后不得拔插任一插頭。
7.2 上下限位擋圈位置的檢查很重要,要保持兩夾具間有一定距離,避免因誤操作或主機失控造成機件損壞,特別是傳感器。
7.3 試驗過程中,請不要按控制系統上的鍵。
7.4 根據試驗的具體情況選擇夾具,以免損壞夾具。
7.5 突然停電,請馬上關閉所有電源,待確認供電穩定后再按順序開機。電源頻繁的多次間斷,極易損壞微機控制系統及電機調速系統。
7.6 主機運行時試驗人員不要遠離機器。
7.7在不明確試樣的斷裂zui大力值時,不可做拉伸試驗,否則會因傳感器過載而損壞傳感器。
8、儀器的維修與保養
8.1對滑動零部件加潤滑油,易銹件涂防銹油,絲杠、導柱三個月清潔加油一次。加油時,松開移動橫梁上部的折布,采用潤滑脂或雙曲線齒輪油。
8.2 預防高溫、過濕、灰塵、腐蝕性介質、水等侵入儀器。
8.3 經常保持清潔和防止銹蝕。
8.4 定期檢查,保持其零部件的完整性。
8.5 每年周期性檢定一次。
8.6 記載使用情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