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量區的大小與煙塵儀接受透鏡的口徑、傳感器大小、激光束的入射傾角、光束的衍射等相關。實際上當結構及光路確定后*能夠調整測量區的量是激光束的入射傾角。
圖11為一個實際的測量區圖示。
圖11 測量區定義
傳感器能接受光的立體區域接近一個大約立體角1度的圓柱區域,在此區域中如果顆粒物發出確定調制頻率的光就會被傳感器接受到作為有效的煙塵濃度信號。激光束穿過受光區域時,在受光區域內光束與顆粒物作用產生散射信號作為評價煙塵濃度的基本信號源。在受光區域外顆粒的散射光不能被傳感器接收到。
煙塵儀在使用安裝前標準的測量區設置為:L+L1+L2=2500;在煙道中的光路關系應為圖示的布局。
理論上講,激光束與受光區域的交點應在距離煙囪對面內壁(A側煙道壁)煙囪中心側100以上的煙囪內部,且在B側煙道壁煙囪內部煙囪中心側100以上。如果激光束傾角過小則激光束在受光區域內與A側煙道內壁相交,形成的滿漫反射光進入傳感器形成“偽”煙塵濃度信號,而且漫反射與煙塵顆粒物的散射比較要強幾個數量級,所以這時往往儀器會滿量程輸出;反之如果激光束傾角太大,激光束與受光區域的交點在B側煙道壁內部,取樣區不能代表實際的區域,表現結果是煙塵濃度過底且波動很小,因此對散射式煙塵儀法蘭筒而言不要太長,對于小直徑煙囪煙道壁厚加上法蘭筒的長度一定要仔細考慮不要太大。
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是如果在法蘭內筒有積灰或其它障礙物或在煙囪內有障礙物擋住了激光束也會產生類似激光束傾角過小的輸出滿量程的現象。
在實際使用過程中在煙塵儀選型時煙囪的大小壁厚等由于種種原因與選型時不一致,這時煙塵儀的使用就產生了問題。就必須對測量區進行現場的調整。對于現場的測量區設置不當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 測量區設置過大,致使激光束在受光區內與煙囪壁相交
2. 激光束與受光區域的交點在B側煙道壁內部,取樣區不能代表實際的測量區域
以上兩種情況都需要調整激光器的傾角,調整過程如下:
1) 將主機與校準器連接,調整零點在3.90-4.0mA;
2) 在環境光較暗的地方將主機固定,激光器光束在較大范圍內無障礙。
3) 調整緊固螺釘和調節螺釘使得激光器光束的傾角改變;
4) 調整緊固螺釘和調節螺釘使得激光器光束的傾角改變的同時,使用一個灰色的材料如紙板水泥塊或報紙等作為靶子(模擬煙囪內壁的灰度值),沿著激光束方向由近及遠移動靶子,同時測量儀器的輸出;一般儀器的輸出由小變大到22mA以上,然后又慢慢變小,直到信號小到零點值加0.15左右的值時,記錄該點到煙塵儀端面的距離,該距離為圖示L+L1+L2,煙囪的內徑D加壁厚L2加扳手空間L1應大于該距離.經過多次反復調整可以將儀器調整到所需的煙囪直徑.
5) 測量區調整后一般零點不會變但跨度點會改變.如果將校準器與主機對接后跨度點改變,可以通過調整校準器改變跨度點。將校準器反螺紋端蓋旋下,將校準器按照跨度校準的狀態插入主機(不必旋上外罩),旋轉跨度調節螺釘可改變跨度輸出,將端蓋上緊,旋上外罩后,輸出值會稍有變化,通過多次試錯可以使得輸出達到20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