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幾十年,盡管糧食一直在增收,但農業生態環境急劇惡化,照中國現在的農業生產環境,幾乎沒有可能生產真正意義上的有機食品。
尤其引起武維華注意的是——中國用不到世界10%的耕地,卻耗掉了化肥總量的三分之一。他對此建議稱,應按照供需關系生產化肥,提高氮肥利用率,減少農業污染。
氮肥過剩
過去這幾十年,盡管糧食一直在增收,但農業生態環境急劇惡化,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了。主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我們的糧食需求量實在是太大了,所以就玩命地生產,但是在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方面考慮得不夠到位,所以造成目前的這種狀況。而在種植過程中使用土壤分析儀進行土壤養分的測定則是可以有效地控制話費的施加兩。
經過30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國的農業生產環境已顯著惡化,幾乎沒有可能生產真正意義上的有機食品了。在我國,可以逐步推進部分綠色有機的產品,但*模仿歐美國家有機農場標準是不太現實的。
我們學校有教授做過試驗,同樣的水稻品種,在與農民稻田條件基本相同的地塊,如果采取*不用化肥和農藥的種植辦法,稻谷的產量只有農民稻田產量的三分之一甚至更低。
今年“一號提案”提到水、肥、土地資源利用的問題,我想說的是,應圍繞如何提高氮肥利用率,減少農業污染。
首先應搞清楚化肥(氮肥)的供需關系,應該按需生產,沒必要生產那么多的化肥(目前我國的氮肥生產能力過剩近總量的1/3);其二是通過改良作物品種,以提高作物的肥料利用效率,當然,這是一個較長期的戰略目標。
我國耕地面積占耕地面積的8%左右,但是我們養活了超過21%的人,這是我們的成就,但是我們這不到10%的耕地,卻耗掉化肥總量的三分之一,接近35%,前兩年是32%~33%。
而且,我國農作物生產中的氮肥利用率和生產效率,遠遠低于發達國家。分作物、分地區來統計,玉米小麥氮肥的利用率只有百分之二十幾,發達國家的氮肥利用率可以超過50%,接近60%。
一般來說,在我國越是發達的地區,化肥用量就越大,浪費也比較多,而貧困地區及一些少數地區,化肥使用量還不夠,達不到上的平均水平。沿海發達地區氮肥合理的使用水平,每公頃大概能減掉將近900萬噸,而不發達地區有些施得不夠的地方,還可以補進去300萬噸左右,所以我們有可能減少約600萬噸氮肥的施用量。
在化肥生產方面,過去的布局有失誤,造成了目前氮肥生產能力過剩約30%的狀況。
突破底線后
這個底線已經被突破了,我們國家曾在1996年的世界糧食大會(羅馬)上向*承諾,我們的糧食自給率將不低于95%,但去年的自給率降到90%左右。如果沒有有效的措施,進口進一步擴大是必然的。
2012年底海關統計,我們進口大豆5838萬噸,的大豆貿易量只有9000萬噸,大豆貿易量的三分之二被我們買走了,現在還有一個觀點,說大豆不算糧食,我個人不同意這種觀點。比方,現在女生一天三兩米飯足夠了,如果肉、蛋、奶、油什么都不給你吃的話,你一天吃一斤糧食可能都不夠。“文革”期間我在學大寨的工地上勞動,一天三斤玉米面吃得干干凈凈,因為肉、蛋、奶、油什么都沒有。
計劃經濟的時候,城里一個人一個月2兩油,一年2斤4兩,而當時90%以上人口都在農村,都沒有油。而現在,全國平均一個人一年消費掉40斤油,已經超過日本和韓國的食用油消費量。
現在食品安全問題,弄得全國人民人心惶惶,草木皆兵。
事實上,很多食品安全領域,有的安全問題,媒體放大了,有的安全問題沒報道出來。例如農藥的問題,按國家規定的標準它沒有問題,問題是,好多農民在用國家不準用的,高毒低效的農藥。因為好多生產廠家偷偷地生產,它便宜。
事實上,真正的低毒農藥還是很安全的,好多農藥打上一個星期就沒事了,它往往還有針對性,比方說它是殺昆蟲的,那它對昆蟲的神經系統有毒害,對人沒毒害。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