鋁合金在高溫拉伸條件下,其力學性能與微觀組織的演變緊密關聯,受溫度、應變速率、變形量及合金成分等因素的共同影響。以下從力學性能演變和微觀組織演變兩方面詳細闡述,并分析二者的內在聯系。
一、高溫拉伸下的力學性能演變
高溫(通常指高于室溫、接近或超過合金再結晶溫度,鋁合金多為 100-500℃)拉伸時,原子擴散能力增強,位錯運動與析出相穩定性發生顯著變化,導致力學性能呈現特定規律。
1. 強度:隨溫度升高顯著下降,受析出相和位錯行為調控
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
高溫下,鋁合金的屈服強度和抗拉強度均隨溫度升高而降低,這是最核心的特征。原因包括:原子熱運動加劇,位錯滑移阻力減小(晶格阻力降低);
析出相(如 Al-Cu 合金的 θ' 相、Al-Mg-Si 合金的 β' 相)發生粗化(Ostwald 熟化)或溶解(若溫度超過析出相穩定閾值),析出強化效果減弱;
晶界強度下降,晶界滑動對變形的貢獻增大,導致整體承載能力降低。
例如:Al-Cu 合金在 150℃時,θ' 相仍保持細小彌散,屈服強度下降約 10%-20%;但在 300℃以上,θ' 相粗化為 θ 相并逐漸溶解,屈服強度可下降 50% 以上。
應變硬化行為:
室溫下鋁合金因位錯纏結積累,應變硬化顯著;高溫下則因動態回復(位錯通過攀移、交叉滑移重新排列為亞晶界)或動態再結晶(新等軸晶粒取代變形晶粒),應變硬化速率降低,甚至出現應變軟化(應力隨變形量增加而下降)。低應變速率、高溫度時,動態再結晶更易發生,應變軟化更明顯;
高應變速率時,動態回復主導,應變硬化速率緩慢下降。
2. 塑性:先升高后降低,受動態再結晶與晶間斷裂競爭影響
中等高溫(如 100-300℃):塑性(延伸率、斷面收縮率)隨溫度升高而提高。
原因是動態回復緩解了位錯堆積導致的應力集中,且析出相未嚴重粗化,材料可承受更大變形。例如,Al-Mg 合金在 200℃拉伸時,延伸率較室溫提高 20%-30%。超高溫(如 300℃以上):塑性可能隨溫度升高而下降。
若溫度過高或應變速率過低,晶界擴散加劇,晶界處易形成空洞并連接,導致晶間斷裂(斷口呈 “冰糖狀”),塑性惡化。例如,純鋁在 450℃、低應變速率(10?? s?1)拉伸時,延伸率反而低于 300℃時的數值。
3. 彈性模量:隨溫度升高單調降低
這是材料的普遍特性:原子熱運動加劇使原子間結合力減弱,導致彈性模量線性下降(鋁合金高溫下彈性模量通常為室溫的 60%-80%)。
二、高溫拉伸下的微觀組織演變
微觀組織演變是力學性能變化的根本原因,主要涉及晶粒結構、析出相、位錯組態及晶界特征的改變。
1. 晶粒結構:動態回復與動態再結晶主導的變化
動態回復:
高溫拉伸時,位錯通過攀移、交叉滑移等方式重新排列,形成亞晶粒(尺寸通常為 1-10μm),亞晶界由整齊排列的位錯墻構成。這一過程可降低材料內應力,但晶粒外形仍保持拉長的變形特征(沿拉伸方向伸長)。
動態回復在中等溫度(如 150-300℃)和高應變速率下更顯著(如 Al-Mg-Si 合金在 200℃、應變速率 10?2 s?1 時,亞晶體積分數可達 50% 以上)。動態再結晶:
當溫度、變形量足夠高(如溫度>0.6Tm,Tm 為熔點絕對溫度;變形量>臨界再結晶變形量),變形晶粒被新的等軸晶粒取代:低變形量時,可能僅在晶界處形核(不連續再結晶);
高變形量時,內部位錯密集區形核(連續再結晶),晶粒尺寸細化(如 Al-Zn-Mg 合金在 400℃、變形量 50% 時,晶粒尺寸從原始 50μm 細化至 10μm)。
動態再結晶可顯著提高塑性,但過度加熱會導致晶粒粗化(如溫度超過 450℃時,新晶粒可能長大至 100μm 以上)。
2. 析出相:粗化、溶解或相變,弱化強化效果
鋁合金的強度高度依賴析出相(如 Al-Cu 中的 θ'、Al-Mg-Si 中的 β'),高溫下析出相的演變直接影響性能:
粗化:小尺寸析出相因界面能高而溶解,原子擴散至大尺寸析出相表面使其長大(Ostwald 熟化),析出相間距增大,對位錯的阻礙作用減弱。例如,Al-Mg-Si 合金的 β' 相在 300℃下保溫 1 小時,平均尺寸從 5nm 增至 20nm,屈服強度下降 30%。
溶解:若溫度超過析出相的溶解溫度(如 Al-Cu 合金的 θ 相在 500℃以上溶解),析出相消失,材料退化為固溶體,強度大幅降低。
相變:部分析出相在高溫下發生結構轉變(如 θ'→θ),新相的強化效果更弱(θ 相硬度低于 θ' 相)。
3. 位錯組態:從纏結到有序排列
室溫下,位錯多形成無序纏結;
高溫下,動態回復使位錯通過攀移、交叉滑移重新排列為位錯墻或亞晶界,位錯密度先因變形增加,后因湮滅趨于穩定(如 Al-Cu 合金在 250℃拉伸時,位錯密度從初始 101? cm?2 增至 1011 cm?2,隨后穩定在 5×101? cm?2);
動態再結晶時,新晶粒內位錯密度極低(10?-10? cm?2),顯著降低內應力。
4. 晶界:滑動、空洞與氧化,成為失效敏感區
高溫下晶界擴散系數是晶內的 103-10?倍,導致:
晶界滑動:在剪應力作用下,晶界沿拉伸方向相對滑動,貢獻 10%-30% 的總變形(細晶粒合金更明顯);
空洞形成:晶界與第二相顆粒的界面因應力集中產生空洞,隨變形量增加空洞長大并連接,最終導致沿晶斷裂;
氧化:高溫下晶界易優先氧化(如形成 Al?O?),使晶界脆化,加速斷裂。
三、力學性能與微觀組織的關聯性總結
高溫拉伸下,鋁合金的力學性能與微觀組織形成閉環影響:
析出相粗化 / 溶解→強度下降;
動態回復 / 再結晶→應變硬化減弱、塑性提高;
晶界滑動與空洞→高溫下易沿晶斷裂,塑性下降。
實際應用中,需通過調控合金成分(如添加 Sc、Zr 細化晶粒)或工藝(如控制應變速率、溫度)優化高溫性能(如提高耐熱鋁合金的高溫強度與塑性)。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