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細胞外囊泡(EV)研究領域,一個看似簡單卻至關重要的參數常常被忽視——起始材料的數量(EV濃度)。這個參數的測量誤差可能導致整個研究項目偏離軌道,甚至影響商業化產品的質量。今天,我們通過一篇應用研究揭示傳統測量技術測量外泌體的重大缺陷,以及如何通過正交測量方法確保EV研究的科學嚴謹性。
傳統NTA檢測技術的致命缺陷
納米顆粒追蹤分析(NTA)長期以來是EV研究中的常用技術,但最新研究揭示了一個令人震驚的事實:NTA的小尺寸檢測限(LOD)高度依賴樣品組成,在EV尺寸范圍內可能導致高達10,000倍的測量誤差!
研究團隊通過精心設計的實驗證實了這一發現。他們首先使用三種不同尺寸的聚苯乙烯顆粒(94、150和208納米直徑)進行測試,分別單獨測量和混合測量。
Fig.1 通過MRPS準確量化了聚苯乙烯標準品:每個組分均被清晰檢測到并且所有組分的相對濃度被測量為大致相等,符合預期。
Fig.2 當分別測量各組分時,NTA顯示了類似的結果。然而,在混合物中NTA無法檢測到94 nm的顆粒,并且在150nm的直徑處顯示出定量誤差。
真實EV樣本中的驚人發現
更令人擔憂的是,當研究團隊將這一發現應用于真實的外泌體分離樣本時,NTA的缺陷表現得更為明顯。通過與微流控電阻脈沖傳感(MRPS)和透射電子顯微鏡(TEM)這兩種正交技術對比,NTA的測量結果出現了嚴重偏差。
Fig.3 MRPS顯示,隨著粒徑的減小,濃度按冪律規律增加,這與預期相符也與TEM結果高度吻合。NTA報告的結果則存在誤導性:在高至200nm的粒徑范圍內,計數效率明顯降低,并在65 nm時導致了10,000倍的差異。
革命性的MRPS技術
面對NTA的這些局限性,微流控電阻脈沖傳感(MRPS)技術正迅速成為EV尺寸和濃度測量的強大工具。MRPS具有以下優勢:
使用電傳感而非光學檢測
逐個計數和測量溶液中的EV
直接測量尺寸,無需通過擴散推斷
通過測量采樣體積直接確定濃度
不受顆粒材料特性的影響,無論樣品多分散性如何都能準確測量
實驗室的EV定量分析
基于MRPS技術的nCS1儀器為常規和定量EV分析在使用過程中帶來顯著優勢:
僅需3微升樣品
幾分鐘內出結果
預校準、一次性使用的芯片
運行之間無需清潔
無用戶可調參數,確保結果一致性
研究啟示與行業影響
這項研究揭示了NTA的一個關鍵失效模式:其檢測限高度依賴樣品組成,這對EV測量有著巨大影響。特別值得注意的是,研究人員如果僅依賴NTA結果而缺乏正交技術作為參考,可能會被嚴重誤導。
"這些實驗表明,EV量化中的正交方法對于EV研究的科學嚴謹性至關重要。"研究團隊強調,"在關鍵研究中,僅依賴單一技術可能導致錯誤的結論。"
展望與選擇
對于從事EV研究的研究者而言,現在是時候重新評估實驗室的測量策略了。在關鍵實驗中引入正交驗證,可能是確保研究結果可靠性的簡單、有效的方法。
您實驗室的EV測量方法是否需要升級?這項突破性研究為我們敲響了警鐘——在追求科學真理的道路上,測量技術的選擇可能決定成敗。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