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質區別:氣流如何搬運物料
濃相輸送(經濟之選)
氣流速度控制在 5-12米/秒,物料在管道中形成 連續栓塞。空氣并非懸浮物料,而是像推土機一樣推動物料整體滑動。這種模式的關鍵在于找到 “臨界懸浮速度” —— 即物料剛好不被氣流吹散的風速。例如輸送塑料粒子時,若風速超過12米/秒,粒子會劇烈碰撞導致破碎;低于5米/秒則可能堵塞管道。密相輸送(高標之選)
氣流速度降至 0.5-3米/秒,物料被分割成 短料栓,由氣壓差推動前進。想象一列火車:料栓是車廂,壓縮空氣是車頭。這種模式下物料幾乎處于 “微動”狀態,特別適合易氧化金屬粉(如鋰電材料)—— 某企業實測,密相輸送鈷酸鋰粉時顆粒受力僅為重力的10%,金屬污染從50ppm降至3ppm。
二、選型決策的四大黃金法則
看物料特性
易碎顆粒(塑料粒子、谷物)→ 濃相(破碎率<0.2%)
高活性粉體(金屬粉、藥粉)→ 密相(可選氮氣保護)
輕質粉體(面粉、石墨)→ 稀相(但能耗高30%以上)
算經濟賬
某化肥廠輸送尿素顆粒的對比:模式 噸電耗 年維護費 破碎損失 機械輸送 1.8元 12萬元 240萬元 濃相輸送 0.7元 3萬元 18萬元 → 年綜合成本下降79% 管道路由決定成敗
水平距離>200米:必須采用 多級增壓技術(濃相需每150米加助推器)
垂直提升>30米:優先密相輸送(某水泥廠垂直輸送80米粉煤灰,密相比濃相省電41%)
安全冗余設計
密相輸送易爆物料(如硫磺粉)時:三重防爆:管道全程接地(電阻<10?Ω) + 氧含量監測(<8%) + 隔爆閥
三、經典糾錯案例:為什么PET粒子不能用密相輸送?
某塑料廠曾錯誤采用密相輸送PET粒子:
現象:管道頻繁堵塞,物料靜電吸附管壁
根因分析:
PET粒子表面光滑,低速輸送時無法形成穩定料栓,反而因摩擦產生高壓靜電(實測>15kV)解決方案:
切換濃相輸送(風速8m/s)+ 管道內壁噴涂防靜電涂層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