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關于吹掃捕集儀的工作原理、結構特點及使用細節的詳細解析:
一、吹掃捕集儀的工作原理
吹掃捕集儀是通過“吹掃-捕集-解析”三級過程實現樣品中揮發性有機物(VOCs)的提取與富集的自動化設備。其核心原理基于氣體分配定律,具體分為以下階段:
1. 吹掃階段:
- 利用高純惰性氣體(如氦氣、氮氣)對樣品進行持續吹掃,使VOCs從液相或固相轉移至氣相。
- 吹掃效率受氣體流速、時間和樣品特性影響:流速過高可能導致目標物未完全釋放,過低則延長處理時間。
2. 捕集階段:
- 含VOCs的氣流通過填充吸附劑(如活性炭、聚合物樹脂)的捕集管,目標物被吸附富集,干擾物(如水汽)則被過濾。
- 捕集管的吸附性能與溫度、吸附劑類型相關,常溫下即可高效吸附,必要時需冷卻(如除水阱)。
3. 解析階段:
- 捕集管快速加熱(升溫速率>3000℃/min),VOCs受熱脫附后隨載氣進入氣相色譜(GC/GC-MS)進行分離分析。
二、吹掃捕集儀的結構組成與功能
1. 核心組件:
- 吹掃單元:包括氣體源、流量控制器、吹掃管,支持恒定流速輸出。
- 捕集系統:吸附管(含特異性吸附劑)、冷阱(風冷或半導體制冷)、除水裝置。
- 解析模塊:電阻加熱裝置(纏繞式加熱,溫控精度±5℃)、六通閥切換氣流路徑。
2. 輔助功能:
- 自動化控制:觸摸屏設定參數(吹掃時間、加熱溫度),支持開機自檢、故障報警。
- 防污染設計:泡沫傳感器、反吹氣體分離技術、惰性管路(PEEK/硅烷化不銹鋼)減少交叉污染。
三、使用細節與關鍵參數
1. 操作流程:
- 樣品準備:液體樣品直接加入瓶內,固體需加熱混合;高泡沫樣品需添加防沫劑或稀釋處理。
- 參數設置:
- 吹掃流量:通常10-100mL/min,兼顧效率與捕集率;
- 吹掃時間:5-20分鐘,復雜樣品可延長;
- 解吸溫度:200-300℃(依吸附劑而定)。
- 典型流程:干吹(去除潮濕氣體)→吹掃→解吸→進樣→反吹清洗。
2. 維護與保養:
- 日常維護:檢查氣密性、清潔捕集管濾網、擦拭管路冷凝水;
- 定期維護:更換老化密封件、捕集管(每1-3個月);
- 校準:壓力傳感器、流量控制器半年校準一次。
3. 注意事項:
- 避免交叉污染:吹掃管與捕集管反吹分離,樣品瓶高溫滅菌;
- 溫度控制:捕集階段溫度≤30℃(防止穿透),解析溫度需匹配吸附劑耐受范圍;
- 安全防護:處理有毒樣品時佩戴防護裝備,定期檢查氣體泄漏報警器。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