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白純化填料的制備技術已經相對成熟,能夠實現大規模的工業化生產。無論是在實驗室規模的小量蛋白質純化研究,還是在大型生物制藥企業中的大規模蛋白質藥物生產,都可以根據實際需求選擇合適的填料規格和數量,滿足不同層次的純化需求,并且能夠保證產品質量的穩定性。
蛋白純化填料的基本工作原理:
(一)基于電荷相互作用
許多蛋白純化填料帶有特定的電荷基團,例如陰離子交換填料攜帶負電荷,陽離子交換填料攜帶正電荷。在一定的緩沖液條件下,蛋白質分子根據其自身所帶電荷的性質與填料發生靜電吸附。當緩沖液的離子強度或 pH 值改變時,蛋白質與填料之間的電荷吸引力減弱,從而使目標蛋白質被洗脫下來,而雜質蛋白由于電荷性質差異或與填料結合力不同而留在柱上或在不同洗脫條件下被分離。
(二)基于疏水相互作用
疏水性蛋白純化填料表面具有疏水基團,蛋白質分子中也存在疏水區域。在高鹽濃度環境下,蛋白質的疏水區域會與填料的疏水基團相互靠近并通過疏水相互作用結合。隨著鹽濃度降低,這種疏水相互作用減弱,目標蛋白質得以洗脫,從而實現蛋白質的純化。這種基于疏水作用的純化方式對一些膜蛋白等疏水性較強的蛋白質純化較為有效。
(三)基于親和特異性
親和層析填料是利用蛋白質與特定配體之間的高度特異性親和力來實現純化的。例如,酶與其底物、抑制劑,抗體與抗原等之間存在特異性的親和關系。將相應的配體固定在填料上,當含有目標蛋白質的樣品通過時,目標蛋白質會特異性地與配體結合,而其他雜質蛋白則不被吸附或吸附較弱。通過改變洗脫條件,如使用含有競爭性配體或改變緩沖液成分等方法,可以使目標蛋白質從填料上解吸附并被收集,從而達到高度純化的目的。
(四)基于分子篩原理
分子篩型蛋白純化填料具有特定孔徑大小的多孔結構。當蛋白質混合液通過填料時,較小分子量的蛋白質能夠進入填料的孔隙內部,而較大分子量的蛋白質則被排斥在外。在洗脫過程中,小分子量蛋白質由于在孔隙內擴散路徑較長,洗脫速度相對較慢;大分子量蛋白質則較快地被洗脫出來,從而根據分子量大小實現蛋白質的分離純化。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