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物制藥領域,CHO(中國倉鼠卵巢)細胞是常用的表達系統,廣泛用于生產重組蛋白藥物等。然而,在藥物生產過程中,若未能全部清除 CHO 宿主細胞殘留 DNA,可能會對人體健康構成多方面的潛在危害,主要體現在致瘤性、傳染性和免疫源性三個層面。
致瘤性
從致瘤性角度來看,CHO 宿主細胞的基因組序列若殘留并進入人體,存在插入人體染色體的風險。一旦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會激活人體細胞內的原癌基因,如 Ras 癌基因。原癌基因在正常情況下處于相對靜止狀態,對細胞的生長、分裂等過程起調節作用,但當被激活后,會導致細胞增殖失控,進而引發腫瘤。同時,殘留 DNA 還可能抑制抑癌基因的功能,抑癌基因如同細胞內的 “安全衛士”,能夠阻止細胞異常增殖,其功能受抑制會進一步增加細胞癌變的可能性,給人體健康帶來嚴重威脅。
傳染性
就傳染性而言,CHO 宿主細胞 DNA 中可能潛藏著病毒基因組,比如 HIV 病毒基因組。如果這些攜帶病毒基因組的殘留 DNA 進入人體并整合到人體基因組中,在適宜的條件下,可能會進行擴增并產生具有傳染性的病毒粒子。這些病毒粒子會在人體內傳播,感染健康細胞,破壞人體的免疫系統,引發相應的傳染性疾病。這不僅會危害受感染者的健康,還可能在人群中造成傳播,帶來公共衛生安全隱患。
免疫源性
再看免疫源性,CHO 宿主細胞作為一種微生物來源的細胞,其基因組 DNA 富含 CpG 和非甲基化序列。當這些殘留 DNA 進入人體后,會被人體的免疫系統識別為外來異物,從而誘發免疫反應。免疫系統會啟動一系列防御機制,產生針對這些 DNA 的抗體。然而,這種免疫反應可能過于強烈或失衡,進而攻擊人體自身的組織和細胞,引發自身免疫性疾病。此外,頻繁的免疫反應還會消耗人體大量的免疫資源,降低人體對其他病原體的抵抗力,影響整體健康狀況。
綜上所述,CHO 宿主細胞殘留 DNA 對人體的危害不容忽視。在生物制藥過程中,必須采取嚴格的純化工藝和質量控制措施,最大限度地清除殘留 DNA,以保障生物制藥的安全性,維護人體健康。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