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H4413材料概述
GH4413是一種鎳基高溫合金,具有性能和廣泛的應用領域。以下將從多個方面對其進行詳細介紹:
基本定義與背景
GH4413是Ni - Cr基沉淀硬化型變形高溫合金,使用溫度小于850℃。該合金加入ω(Al + Ti)4.5%生成γ'沉淀強化相,加入ω(W + Mo)9%進行固溶強化,并加入微量硼和鈰元素進行晶界強化,使其具有較高的高溫強度和高溫塑性,綜合性能良好,組織穩定。
化學成分
碳(C):0.04 - 0.10%;鉻(Cr):13.0 - 16.0%;鎳(Ni):余量。這種合金通過添加特定比例的鋁和鈦來生成γ'沉淀強化相,同時加入鎢和鉬進行固溶強化,并使用微量硼和鈰元素進行晶界強化。
物理性能
密度:一般在8.2 - 8.5g/cm3之間,相對于其他金屬材料來說較輕。
熔點:約為1310 - 1370℃,具有較高的熔點,適用于高溫環境下的應用。
熱膨脹系數:在20 - 1000℃范圍內約為12.3 - 13.3×10??/℃,具有較低的熱膨脹系數。
熱導率:較高,約為10 - 15W/(m·K),具有良好的導熱性能。
力學性能
抗拉強度:一般在700 - 900MPa之間,具有較高的強度,能夠承受較大的拉伸力。
屈服強度:一般在400 - 600MPa之間,具有較高的屈服強度,能夠承受較大的應力。
延伸率:一般在20 - 30%之間,具有較好的塑性,能夠在高溫下進行形變加工。
硬度:一般在HRC30 - 40之間,具有較高的硬度,能夠抵抗劃傷和磨損。
耐環境性能
抗氧化性能:1100℃靜態氧化增重速率≤0.03mg/cm2·h,氧化膜為Al?O?內層 + CrTaO?外層。
耐腐蝕性能:在V?O? + Na?SO?(3:7)熔鹽中(950℃/200h),最大腐蝕深度≤50μm。
材料技術標準
GB/T14992:高溫合金和金屬間化合物高溫材料的分類和牌號。
Q/KJ.J02.15:GH413鎳基高溫合金熱軋棒材技術條件。
熱處理制度
棒材和模鍛葉片標準熱處理制度:1120℃±10℃×2h/AC﹢1050℃±10℃×4h/AC﹢850℃±10℃×16h/AC。
零件熱處理工藝:為消除成品零件表面的殘余應力,退火處理可先在950℃氬氣介質中加熱,保溫2h,在氬氣介質中冷卻到600℃后,繼續在空氣中冷卻,然后在800℃空氣介質中加熱,保溫8h,空冷。
熔煉工藝
采用真空感應爐 + 真空自耗雙聯熔煉工藝;還有五聯熔煉工藝,即真空感應熔煉(VIM)→電渣重熔(ESR)→真空自耗重熔(VAR)→電子束冷床精煉(EBCHM)→等離子電弧熔煉(PAM)。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