締倫數碼顯微鏡是傳統光學顯微鏡與數字成像技術深度融合的現代化觀測工具,通過內置高分辨率攝像頭將微觀圖像實時轉化為數字信號,并輸出至顯示設備,實現了觀察、記錄與分析的一體化操作。
其核心優勢在于高精度成像與便捷化操作。數碼顯微鏡通常配備高倍率物鏡(如40X-1000X)和千萬像素級CMOS傳感器,可捕捉細胞、微生物等微小結構的清晰細節,部分型號還支持微距拍攝(放大倍率達2000倍以上),滿足半導體、材料科學等領域的超精細觀測需求。同時,圖像通過USB或Wi-Fi實時傳輸至電腦、平板或手機,用戶可自由調整焦距、亮度,并添加標注、測量尺寸,操作門檻顯著降低。
締倫數碼顯微鏡的組成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光學系統
物鏡:負責對觀察物體進行初步成像,是顯微鏡的主要部件之一,其放大及分辨作用主要由它來擔當,優劣直接決定了顯微鏡的主要光學性能。通常有多個不同倍數的物鏡可供選擇,以適應不同的觀察需求,如TL5000A型號配備無限遠平場物鏡4X、10X、40X、100X等。
目鏡:進一步放大物鏡所成的像,使觀察者能夠清晰地看到物體的細節。一般雙目顯微鏡配有兩個相同的目鏡,可供兩只眼睛同時觀察,如TL5000A的鉸鏈式雙目數碼觀察筒,視場數F.N.22mm(防霉處理),高眼點,視度可調。
聚光鏡:位于鏡臺下面,由手旋螺絲固定,安裝方便。它的作用一是將光源來的光線會聚到標本上,以便觀察;二是使照明光線獲得一個與物鏡數值孔徑相適應的孔徑角,以保證物鏡充分地被利用。
棱鏡:在體視顯微鏡中,棱鏡位于目鏡下方,用于將倒立的像轉正,讓觀察者看到的是正立的圖像,便于操作和解剖等工作。
2、光源系統
光源燈:為觀察提供充足的光線,確保圖像的清晰度和對比度。現代數碼顯微鏡多使用電光源進行照明,常見的有鎢燈或鹵鎢燈等,其功率從十幾瓦到數十瓦不等,且通常要求電壓可調,以改變光線的亮度。
反光鏡:對于采用自然光的顯微鏡,反光鏡可改變室內光線的方向,使光線射向聚光鏡,現代數碼顯微鏡中雖較少使用自然光,但部分仍可能保留此部件。
聚光鏡:普通聚光鏡由聚光鏡和可變光欄兩個部件組成,可變光欄又叫光圈或虹彩光欄,裝在聚光鏡的下方,由十幾塊金屬薄片組成,通光孔為圓形,移動可變光欄的把手,可以任意調節通光孔的大小,改變聚光鏡的孔徑角,以配合物鏡的數值孔徑。
3、數碼成像系統
數碼圖像傳感器:將觀察到的圖像轉化為數字信號,是數碼顯微鏡實現數字化的關鍵部件。
數碼處理單元:對數碼圖像傳感器傳來的數字信號進行處理,包括圖像的增強、降噪、色彩校正等,以提高圖像質量。
圖像顯示和存儲系統:內嵌式IPS視網膜屏顯示,如TL5000A內嵌9.7寸IPS視網膜屏,分辨率高達2048X1536,搭載WIN10操作系統,可實時顯示觀察圖像。同時具備存儲功能,可將捕捉到的圖像保存到內置存儲器中,方便后續查看和分析。
4、機械裝置
鏡筒:連接物鏡和目鏡的部分,起到支撐和傳導光線的作用。鏡筒的長度和設計會影響顯微鏡的放大倍數和成像質量。
支架:用于支撐和固定顯微鏡的各個部件,保證顯微鏡的穩定性。支架通常具有可調節的高度和角度,以便用戶根據自己的視角和操作習慣進行調整,提高使用的舒適度。
調焦裝置:包括粗調和細調兩個部分,用于調整物鏡與被觀察物體之間的距離,使圖像達到最清晰的狀態。粗調可以快速地改變鏡筒的高度,找到大致的焦平面;細調則用于微調,使圖像的細節更加清晰。
載物臺:放置觀察物體的平臺,通常具有可調節的位置和角度,以便用戶根據需要調整物體的位置和姿態。有些載物臺還配備了夾具或固定裝置,用于固定物體,防止其在觀察過程中移動。
變倍裝置:在體視顯微鏡中,通過改變中間鏡組之間的距離來實現連續變倍的功能,使用戶能夠在一定的放大倍數范圍內連續觀察物體,無需更換不同倍數的物鏡,提高了觀察的效率和便利性。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