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能熱管理系統是保障電池儲能系統安全、高效、長壽命運行的關鍵核心技術。它通過主動或被動的方式,精確控制電池在充放電過程中的工作溫度,防止溫度過高或過低,并確保電池組內部溫度均勻性。
一、核心目標:
安全防護: 防止電池過熱引發熱失控(起火、爆炸)。
性能優化: 維持電池在最佳工作溫度范圍(通常為15°C-35°C),保障充放電功率和容量。
壽命延長: 減緩高溫或低溫導致的電池老化速度。
溫度均一性: 減小電池單體/模塊間的溫差(通常要求<5°C),防止局部過充/過放,延長整體壽命。
環境適應性: 確保系統在不同氣候條件下(嚴寒、酷暑)正常運行。
二、主要技術路線:
儲能熱管理系統主要分為以下幾種冷卻/加熱方式:
1、風冷(空冷):
原理: 利用空氣作為冷卻介質,通過強制對流帶走電池熱量。通常由風扇、風道、散熱片等組成。
優點:
結構相對簡單,成本較低。
維護方便。
無泄漏風險。
缺點:
散熱效率較低,尤其在高功率密度、大容量系統中難以滿足散熱需求。
溫度均一性較差。
能耗相對較高(風扇耗電)。
噪聲較大。
受環境溫度影響大(在高溫或極寒環境下效果差)。
適用場景: 早期儲能項目、功率密度較低、成本敏感型項目、小型或分布式儲能。
2、液冷: (目前主流且增長最快的技術路線)
原理: 利用液體冷卻劑(如水乙二醇混合液、絕緣油等)作為熱傳輸介質。冷卻劑在電池模塊內部的冷板或液冷管道中流動,直接或間接接觸電池表面/模組外殼,將熱量帶走至外部換熱器(如散熱器、冷水機組)進行散熱。
優點:
散熱效率高: 液體的比熱容和導熱系數遠高于空氣,能快速帶走大量熱量。
溫度均一性好: 更容易實現電池包內溫度均勻分布。
能耗相對較低: 泵的能耗通常低于同等散熱能力的風扇。
噪聲低。
環境適應性好: 通過外部換熱器(如冷水機組)可精確控制冷卻液溫度,適應高溫環境;通過加熱器可適應低溫環境。
缺點:
系統復雜,成本較高。
存在冷卻液泄漏風險(需嚴格密封設計)。
增加了系統重量。
需要額外的維護(如冷卻液更換)。
適用場景: 中大型儲能電站(尤其是電網級應用)、高功率密度系統(如快充)、對溫控精度和均一性要求高的場景、氣候嚴酷地區。
3、相變材料冷卻:
原理: 利用相變材料在相變(通常是固-液相變)過程中吸收或釋放大量潛熱的特性來調節電池溫度。PCM通常填充在電池單體間隙或包裹在電池周圍。
優點:
被動工作,無需額外能耗。
溫度控制平穩,緩沖效果好。
可有效抑制溫度峰值。
有助于提高溫度均一性。
缺點:
潛熱有限,持續散熱能力不足,難以應對長時間、高倍率充放電。
導熱系數通常較低,熱量傳遞慢。
相變材料本身可能增加重量和體積。
長期循環穩定性和可靠性有待驗證。
適用場景: 通常作為輔助冷卻手段,與風冷或液冷結合使用,用于削峰填谷、提高溫度均勻性;或用于小型、低功率場景。
4、熱管冷卻:
原理: 利用封閉管殼內工質的蒸發與冷凝相變循環進行高效傳熱。熱管一端(蒸發段)緊貼熱源(電池),另一端(冷凝段)連接散熱器(風冷或液冷)。
優點:
傳熱效率高(接近金屬導熱的上千倍)。
等溫性好,溫度均勻性佳。
結構緊湊,可靠性高(無運動部件)。
可長距離傳熱。
缺點:
成本相對較高。
設計和制造工藝要求高。
需要與外部散熱系統(風冷/液冷)耦合才能將熱量最終散到環境。
適用場景: 對溫度均勻性和空間有嚴苛要求的特定場合,常與其他冷卻方式(尤其是液冷)結合使用。
5、浸沒式冷卻:
原理: 將電池單體或模組浸沒在絕緣、導熱的冷卻液中(通常是工程化液體如礦物油、合成酯或氟化液)。熱量通過電池與冷卻液直接接觸傳導和對流被帶走,外部通過液-液或液-氣換熱器散熱。
優點:
散熱效率高,溫度均一性好。
安全性高: 冷卻液本身具有阻燃/不燃特性,能有效隔絕空氣,極大抑制甚至阻斷熱蔓延。
電池包結構簡化(無需復雜液冷板/管道)。
缺點:
成本非常高(冷卻液本身及系統)。
系統重量和體積顯著增加。
冷卻液的長期兼容性、維護(更換、過濾)、環保回收是挑戰。
對電池包的氣密性要求高。
適用場景: 對安全性要求高的場景(如數據中心儲能)、前沿探索項目。目前商業化程度較低,但關注度日益提升。
三、加熱功能:
在低溫環境下,熱管理系統還需要具備加熱能力,使電池溫度快速回升到適宜工作范圍。常見加熱方式:
液冷系統集成加熱器: 在液冷回路中增加PTC加熱器或加熱膜,加熱冷卻液。
風道內集成加熱器: 在進風口處安裝PTC加熱器加熱空氣。
電池表面貼附加熱膜: 在電池模組表面直接貼加熱膜。
四、關鍵組件:
一個完整的熱管理系統通常包括:
熱交換單元: 冷板、液冷管道、散熱器、換熱器(風冷/液冷)、風扇/泵。
傳熱介質: 空氣、冷卻液、相變材料、熱管工質。
溫度傳感器: 實時監測電池關鍵點溫度。
控制單元: 基于電池溫度、充放電狀態等信號,控制風扇、水泵、閥門、加熱器、制冷設備(如冷水機組)的運行。
執行機構: 風扇、水泵、電磁閥、加熱器、壓縮機(冷水機組)。
制冷設備: 用于高溫環境的冷水機組。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