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差示掃描量熱儀(DSC)試驗原理
DSC基于能量守恒定律,通過測量樣品與參比物在程序控溫過程中的熱流差異,揭示物質受熱或冷卻時的物理化學變化。其核心原理可分為以下兩部分:
熱流差異檢測
樣品與參比物被置于獨立坩堝中,在程序控溫(勻速升溫/降溫/恒溫)和恒定氣氛(如氮氣)下,通過高精度傳感器實時監(jiān)測兩者之間的熱流差或功率差。
當樣品發(fā)生熔融、結晶、玻璃化轉變或化學反應時,會伴隨熱量吸收(吸熱峰,曲線向下)或釋放(放熱峰,曲線向上),導致樣品與參比物之間產生瞬時溫差。DSC通過補償功率差消除這一溫差,使兩者溫度始終相等,從而定量測量熱效應。
功率補償機制
功率補償型DSC:通過動態(tài)調整加熱功率維持樣品與參比物溫度差為零。當樣品吸熱或放熱時,系統(tǒng)自動補償功率差,確保溫度平衡,補償熱量直接反映樣品熱效應。
熱流型DSC:通過測量樣品與參比物之間的熱流差異檢測熱效應。兩者共用加熱源,熱流通過隔熱屏障傳遞,溫差變化經轉換后得到熱焓值(ΔH)。
DSC曲線解析
橫軸:溫度(或時間);縱軸:熱流率(mW/mg)。
關鍵特征:
吸熱峰(如熔融):曲線向下,峰溫對應熔點(Tm)。
放熱峰(如結晶):曲線向上,峰溫對應結晶溫度(Tc)。
玻璃化轉變(Tg):基線偏移,臺階中點溫度反映非晶態(tài)聚合物柔韌性。
氧化誘導期(OIT):聚烯烴在高溫氧氣條件下的自動催化氧化反應時間,通過放熱峰起始點測定。
二、DSC操作全流程
1. 實驗前準備
儀器檢查:
確認溫度控制精度(±0.1°C)、氣體流速穩(wěn)定性(如氮氣50 mL/min)、基線波動范圍(<±50 μW)。
檢查爐體清潔度,使用玻璃刷或氣體吹掃去除殘留樣品。
樣品制備:
形態(tài)要求:粉末(3-5 mg)、塊狀(直徑≤3 mm,高度≤2 mm)、薄膜(小尺寸優(yōu)先)。
干燥處理:高分子材料或藥物需在干燥器或氮氣氣氛中干燥,避免吸濕影響結果。
裝樣技巧:將樣品均勻鋪于坩堝底部,避免接觸側壁;粘稠或液體樣品使用密封坩堝(測試溫度低于沸點)或高壓坩堝(高于沸點)。
參比物選擇:惰性材料(如氧化鋁)或已知熱性能物質,用于基線校正和數據對比。
2. 實驗參數設置
溫度程序:
升溫速率:5-20°C/min(典型值10°C/min)。快速升溫(如20°C/min)可提高靈敏度但可能犧牲分辨率;慢速升溫(如2°C/min)適合分離重疊峰。
溫度范圍:根據樣品特性設定。例如,聚乙烯測試范圍為-150°C至200°C。
氣氛控制:
氣體類型:氮氣(惰性保護)、氧氣(氧化誘導期測試)、氦氣(高導熱需求)。
流速設定:50 mL/min(典型值),需根據樣品反應性調整(如易氧化樣品需更高流速)。
壓力條件:常壓測試為主,高壓DSC可研究超臨界流體行為(需專用設備)。
3. 實驗執(zhí)行與監(jiān)控
樣品裝載:
將空坩堝置于參比盤,樣品坩堝置于樣品盤,確保放置穩(wěn)定。
關閉爐體,啟動氮氣閥(輸出壓力0.14 MPa)和制冷機(如需低溫測試)。
實驗啟動:
打開儀器電源,自檢完成后(綠色指示燈亮)連接電腦軟件。
設置實驗模式(如校準或測試)、樣品信息(名稱、質量)、程序參數(升溫速率、氣氛)。
點擊“START”開始實驗,實時監(jiān)控熱流曲線異常(如基線漂移、峰形畸變)。
4. 數據分析與結果解讀
基線校正:
使用參比物數據消除儀器和環(huán)境干擾,校正方法包括:
直線基線法:峰前后基線在同一直線上時,取基線連線為峰底線。
切線基線法:峰前后基線不一致時,通過最大斜率點切線確定峰底線。
峰特征提取:
熔融溫度(Tm):吸熱峰峰值溫度,反映材料結晶完整性。
玻璃化轉變溫度(Tg):臺階中點溫度,表征非晶態(tài)聚合物柔韌性。
結晶度計算:
其中,$\Delta H_m$為樣品熔融焓,$\Delta H_{lit}$為100%晶體結構標準熔融焓(如聚乙烯為293 J/g)。
結果驗證:
重復性測試:相同條件下多次測量,峰溫偏差應<±1°C,峰面積偏差<±5%。
交叉驗證:結合TG(熱重分析)確認分解溫度,避免DSC量熱誤差。
三、DSC應用場景與案例
材料科學:
聚合物加工:測定聚乙烯Tg(-120°C)和Tm(125°C),優(yōu)化注塑溫度。
鋰電池安全:分析電解液熱穩(wěn)定性,將三元材料熱失控溫度從220°C提升至250°C。
食品工業(yè):
巧克力調溫:通過可可脂熔融曲線(吸熱峰28-32°C)指導工藝參數設定,產品合格率從85%提升至98%。
生物醫(yī)藥:
藥物多晶型篩選:區(qū)分磺胺類藥物α型和β型(熔點差異2°C),確保生物利用度一致性。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fā)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