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油化工領域,準確測定石油產品的運動粘度對于把控產品質量、評估產品性能至關重要。ASTM D445 石油產品運動粘度測定儀依據 ASTM D445 標準,為我們提供了可靠的檢測手段。
烏氏粘度計:作為常用的粘度計類型,其 U 形管道結構通過測量液體流動時間來計算運動粘度。不同規格的烏氏粘度計適用于不同粘度范圍的樣品,需根據實際情況合理選擇。
恒溫槽:在整個測試過程中,恒溫槽負責保持樣品的溫度恒定。其溫度控制精度直接影響測試結果的準確性,通常要求溫度波動范圍控制在 ±0.01°C。
溫度計:用于精確測量樣品溫度,需定期校準,確保測量的準確性。
定時器:精確記錄油品通過粘度計的流動時間,時間記錄的準確性對粘度計算結果影響重大。
其他設備:如溫控裝置,可根據測試需求精確調節恒溫槽溫度;清潔工具,用于每次測試前后對粘度計等設備進行清潔,防止雜質殘留影響測試結果。
樣品準備:選取適量具有代表性的石油產品樣品,確保樣品中無氣泡和雜質。樣品體積應足夠填充粘度計,一般根據粘度計規格確定具體體積。對于粘度較高的油品,可能需要預熱至測試溫度,以保證其在粘度計中能穩定流動。
溫度控制準備:根據測試要求,將恒溫槽設置到相應的標準測試溫度,常見的有 40°C 和 100°C。等待恒溫槽達到設定溫度并穩定后,方可進行下一步操作。在溫度未穩定前,不可進行樣品測試,以免影響結果準確性。
樣品裝入粘度計:使用清潔的注樣工具,將石油產品樣品緩慢注入烏氏粘度計的指定位置。注入過程中,要仔細觀察,確保油品無氣泡,且均勻填充粘度計,避免液體不足或溢出。
將粘度計放入恒溫槽:把充填好樣品的粘度計小心放入恒溫槽中,調整粘度計位置,使其浸沒在恒溫槽的液體中,以保證樣品溫度能迅速且均勻地達到設定溫度,并保持穩定。
記錄流動時間:當樣品溫度在恒溫槽中穩定后,啟動定時器,精確記錄油品從粘度計的一端流到另一端所需的時間。油品流動時間與粘度直接相關,流動時間越長,表明粘度越高。記錄時間時,需精確到秒。
重復試驗:為確保測試結果的準確性,每個樣品通常需要重復進行 3 次以上的測試。每次測試都要嚴格按照上述步驟操作,并認真記錄每次的流動時間。
運動粘度計算:根據記錄的流動時間,結合烏氏粘度計的毛細管常數,利用相應的計算公式得出樣品的運動粘度值。運動粘度值的大小直觀反映了油品的流動性。
結果評估:較高的運動粘度意味著油品在低溫下流動性較差,而較低的運動粘度則表示油品流動性較好。通過對運動粘度值的分析,可以評估油品在不同工作條件下的適用性,例如潤滑油在低溫下的啟動性能、燃料油在低溫下的泵送性能等。
溫度對石油產品的粘度影響顯著,因此在 ASTM D445 測試標準中,要求在多個溫度下測量油品的運動粘度。常見的測試溫度為 40°C 和 100°C,通過比較不同溫度下的測試結果,可以全面了解油品在不同環境溫度下的粘度表現,為其在實際應用中的性能評估提供更豐富的數據支持。
油品預熱:對于粘度較高的油品,預熱時要嚴格控制溫度和時間,避免油品發生性質變化。
粘度計清潔:每次測試前,必須使用合適的清潔劑和方法,清潔粘度計,確保無雜質殘留。測試后,也要及時清洗,防止油品干涸在粘度計內,影響下次使用。
樣品氣泡問題:在樣品準備和注入粘度計的過程中,要采取有效措施避免產生氣泡。若發現樣品中有氣泡,應重新處理樣品,直至無氣泡為止。
恒溫槽精度:定期檢查和校準恒溫槽的溫度精度,確保測試溫度的準確性和穩定性。若恒溫槽出現故障或溫度偏差超出允許范圍,應及時維修和調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