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自動倒置熒光顯微鏡作為活細胞動態觀察與熒光標記分析的核心設備,其智能化設計集成了電動載物臺、多通道熒光激發系統及圖像處理軟件,顯著提升了實驗效率與數據精度。以下從硬件操作、軟件控制及維護規范三個維度,系統梳理其標準化使用流程。
一、硬件系統初始化與校準
1.開機順序與光源預熱
開啟顯微鏡主機電源后,優先啟動汞燈或LED熒光光源(如使用激光共聚焦模塊需額外啟動激光器)。汞燈需預熱30分鐘以達到穩定輸出,期間可通過軟件監測功率波動(標準差應≤5%)。電動載物臺需執行歸零操作,確保XY軸定位精度≤0.1μm。
2.光路切換與參數預設
通過機身面板或軟件界面選擇觀察模式:明場觀察需將聚光鏡轉盤調至BF檔,相差觀察則根據物鏡倍數選擇PH1(10×/20×)或PH2(40×)檔位。熒光觀察前需確認濾色塊轉盤處于目標通道,并通過熒光減光片調節照射強度(建議初始值設為30%)。
二、軟件系統操作與圖像采集
1.多模態成像參數設置
在ZEN或LAS X軟件中,明場觀察需調節孔徑光闌至物鏡NA值的70%-80%,以平衡分辨率與景深。熒光成像時,通過“Live”模式實時優化曝光時間(建議≤500ms)與增益值(≤200),避免信號飽和。對于活細胞時間序列拍攝,需啟用硬件觸發模式以同步相機采集與載物臺移動。
2.三維重建與數據分析
采用Z-Stack掃描功能時,需設定步進值(通常為物鏡景深的1/2)與掃描范圍。例如,使用40×物鏡(NA=0.75)拍攝厚度為20μm的樣本,步進值應設為0.3μm。圖像處理模塊支持自動拼接、去卷積及熒光共定位分析,其中共定位系數計算需基于Pearson相關系數算法。
三、維護規范與故障排除
1.每日維護流程
實驗結束后,將物鏡轉至空檔位,關閉熒光光源并記錄使用時長(汞燈累計壽命通常≤2000小時)。用無水乙醇擦拭載物臺與物鏡表面,避免鹽結晶腐蝕。定期檢查電動載物臺的導軌潤滑情況,每500小時需補充專用潤滑脂。
2.常見故障處理
若出現圖像偏移,需重新校準載物臺零點;熒光信號衰減超30%時,需清潔濾色塊表面灰塵;軟件卡頓可通過重啟系統或更新驅動解決。例如,某實驗室在使用Olympus IX83時,通過升級固件版本修復了Z軸驅動異常問題。
四、應用場景優化建議
1.活細胞動態監測
配置環境控制箱(維持37℃、5% CO?)與高速相機(≥100fps),可實現細胞遷移、分裂等過程的實時追蹤。某腫瘤研究團隊利用該系統,成功捕捉到乳腺癌細胞在膠原基質中的偽足延伸動態。
2.高內涵藥物篩選
結合96孔板自動加載模塊與AI圖像分析算法,單日可完成超1000個樣本的熒光強度定量。輝瑞公司采用此類系統,將化合物活性篩選周期從2周縮短至3天。
通過標準化操作流程與定期維護,全自動倒置熒光顯微鏡可實現≥5年的穩定運行,其數據重復性CV值可控制在5%以內,為細胞生物學、藥理學等領域提供可靠的技術支撐。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