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常維護要點
清潔與檢查
密封面清潔:定期清理動靜環端面,使用柔軟紗布或專用清潔工具,避免劃傷表面。
輔助密封圈檢查:檢查O形圈、V形圈等輔助密封件是否老化、變形或破損,確保壓縮量符合設計要求(如O形圈壓縮率通常為8%-30%)。
冷卻系統維護:檢查冷卻液液位(每班檢查一次,不足時加至油盤高度2/3),每月更換冷卻液,防止密封面過熱導致變形或熱裂。
潤滑與緊固
潤滑管理:使用與密封材料兼容的潤滑劑,定期潤滑動環與軸的接觸面,減少摩擦磨損。
緊固件檢查:每日開機前檢查緊箍圈螺絲、壓蓋螺栓是否松動,確保密封面壓緊力均勻,防止泄漏。
運行參數監控
溫度控制:將密封腔溫度控制在推薦范圍內(通常≤150℃),避免密封液汽化或材料老化。
振動監測:通過振動傳感器或人工巡檢,監測設備振動水平,過大的振動會導致密封錯位或磨損加劇。
二、常見故障診斷與處理
泄漏故障
原因:密封端面磨損、輔助密封圈失效、安裝不當(如密封面未貼合、雜質進入)。
處理:
更換磨損的動靜環或重新研磨端面,確保表面粗糙度Ra≤0.8μm。
調整密封圈壓縮量或更換材料(如耐高溫氟橡膠),防止老化泄漏。
重新安裝機械密封,確保定位螺釘緊固、壓蓋壓緊,并清理密封腔內雜質。
振動與發熱故障
原因:軸向竄動量過大(設計不合理或軸承磨損)、動靜環間隙過小、摩擦副配對不當。
處理:
調整軸向力平衡裝置,將軸向竄動量控制在≤0.3mm,消除軸向竄量。
增大密封腔內徑或減小轉動外徑,保證動靜環間隙≥0.75mm。
更改動環、靜環材料(如采用碳化鎢或陶瓷),提高耐溫、耐腐蝕性能。
密封圈失效
原因:密封圈選材不當、安裝時壓縮量不足或裝反(如V形圈方向錯誤)。
處理:
根據介質性質(如酸性、堿性)選擇合適的密封圈材料(如聚四氟乙烯、丁腈橡膠)。
重新安裝密封圈,確保壓縮量符合設計要求(如O形圈壓縮率15%-25%),并檢查安裝方向是否正確。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