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油中蠟含量測定儀是用于測定原油中蠟(通常指正構烷烴,碳數約為 16-40)含量的專用設備,其操作需遵循標準化流程以保證結果準確性。以下是詳細的操作方法,結合常見儀器型號的通用步驟整理而成:
一、操作前準備
樣品準備
原油樣品需充分混合均勻,若含水分或機械雜質,需先按標準方法脫水、過濾(如用無水硫酸鈉脫水,定性濾紙過濾)。
取適量樣品(通常 50-100g,具體按儀器要求),置于燒杯中備用。
儀器與試劑檢查
檢查測定儀各部件:冷凝管、抽提裝置、恒溫水浴、真空系統等是否連接緊密,功能正常。
準備試劑:正庚烷(分析純,用于溶解油分)、甲苯(分析純,用于溶解蠟)、無水乙醇(用于洗滌)等,確保試劑純度符合要求。
準備輔助工具:玻璃砂芯漏斗(G3 或 G4,用于過濾蠟)、稱量瓶、烘箱、分析天平(精度 0.1mg)等。
儀器預熱
開啟恒溫水浴,設定溫度(通常為 25±0.5℃,用于蠟的結晶),待溫度穩定。
若儀器含加熱模塊,按方法要求預熱(如甲苯溶解時可能需 50-60℃)。
二、具體操作步驟
步驟 1:油分與蠟的分離
溶解樣品:將處理后的原油樣品移入錐形瓶,加入一定量正庚烷(如 100mL,比例按樣品濃度調整),置于水浴中加熱攪拌,使樣品溶解(避免溫度過高導致輕組分揮發)。
冷卻結晶:將錐形瓶放入 25℃恒溫水浴中,靜置 1-2 小時(或按標準要求),使蠟充分結晶析出。
步驟 2:蠟的過濾與洗滌
安裝過濾裝置:將玻璃砂芯漏斗在烘箱中烘干(105±2℃,2 小時),冷卻后稱量(記為 m?),安裝在抽濾瓶上,連接真空系統。
過濾蠟晶:將冷卻后的樣品溶液緩慢倒入漏斗,開啟真空泵抽濾,使蠟晶截留于漏斗中。
洗滌除油:用冷的正庚烷(25℃以下)多次洗滌漏斗中的蠟晶(每次 10-20mL),直至濾液無色(確保油分去除),抽干殘留溶劑。
步驟 3:蠟的溶解與回收
將盛有蠟晶的漏斗取下,放入另一錐形瓶中,加入甲苯(50-100mL),置于水浴中加熱(50-60℃),使蠟溶解。
將溶液倒回原漏斗(已安裝在抽濾瓶上),抽濾,用熱甲苯(同溫度)洗滌漏斗內壁數次,確保蠟轉移至濾液中。
步驟 4:蠟的干燥與稱量
蒸發溶劑:將含蠟的甲苯濾液移入已恒重的燒杯中,在水浴上緩慢蒸發至近干,再置于烘箱中(105±2℃)烘干 2 小時。
恒重稱量:取出燒杯,放入干燥器中冷卻 30 分鐘,稱量(記為 m?);重復烘干、冷卻、稱量步驟,直至兩次質量差≤0.3mg(恒重)。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