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由山東擎雷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
稀黑液是制漿造紙工業中產生的一種高濃度有機廢水,具有高黏度、易結垢和腐蝕性強的特點。稀黑液列管換熱器作為其熱回收和預處理的核心設備,需具備高效傳熱、抗腐蝕和易維護等特性。以下從核心結構、材料選擇及優化設計三個方面解析其結構特點。
一、核心結構設計
管束與管板連接
管束布局:換熱管通常采用正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以傳熱面積。正三角形排列緊湊,傳熱效率高,但管外機械清洗較難;正方形排列便于機械清洗,適合易結垢的稀黑液工況。
管板設計:管板作為固定換熱管的關鍵部件,需具備高強度和耐腐蝕性。通常采用厚鋼板或不銹鋼材質,并通過脹接或焊接工藝與換熱管連接。對于高溫高壓工況,常采用焊接加脹接的復合工藝,以提高接頭的抗疲勞性能,消除應力腐蝕和間隙腐蝕。
殼程與折流板
殼程結構:殼體作為外部容器,需承受稀黑液的高溫高壓和腐蝕性。通常采用不銹鋼或碳鋼內襯防腐材料制成,確保設備的長期穩定運行。
折流板設計:為提高殼程流體的湍流程度,殼體內設置折流板。折流板通常為弓形,缺口大小根據流體性質調整,一般為20%-25%。對于易結垢的稀黑液,可采用垂直缺口的折流板,防止臟物沉積。
封頭與管箱
封頭結構:封頭位于殼體兩端,用于控制和分配流體流向。對于小直徑殼體,常采用封頭結構,便于制造但維修時需卸下;對于大直徑殼體,則采用管箱結構,具有可卸蓋板,便于檢查和清洗。
管箱設計:管箱上的接管可不受干擾,便于維修。同時,管箱材料需與管內流體特性相匹配,如腐蝕性流體需確保管箱材料與管子和管板相容。
二、材料選擇與防腐處理
換熱管材料
不銹鋼與鈦材:針對稀黑液的腐蝕性,換熱管常采用不銹鋼(如316L)或鈦材制成。不銹鋼具有良好的耐腐蝕性和機械強度,適用于一般工況;鈦材則具有更高的耐腐蝕性,適用于強腐蝕性工況。
表面處理:為進一步提高耐腐蝕性,換熱管表面可進行拋光、噴涂防腐涂層或電化學處理。
殼體與密封材料
殼體材料:殼體通常采用不銹鋼或碳鋼內襯防腐材料制成。對于高溫高壓工況,還可采用鈦合金或哈氏合金等高性能材料。
密封材料:為防止稀黑液泄漏,換熱器采用雙端面機械密封或填料密封。密封材料需具備良好的耐腐蝕性和耐高溫性,如氟橡膠或聚四氟乙烯。
三、優化設計與特殊結構
多管程與分程隔板
多管程設計:為提高傳熱效率,換熱器常采用多管程設計。通過在管箱中安裝分程隔板,使流體在管內多次折流,增加流速和湍流程度。
分程隔板形式:分程隔板形式要簡單,密封長度要短,便于制造、維修和操作。一般采用偶數管程,如2程、4程等。
防垢與自清潔設計
防垢措施:針對稀黑液易結垢的特點,換熱器可采用防垢涂層、超聲波防垢或化學清洗等方法。同時,優化流體流速和湍流程度,也可減少結垢。
自清潔結構:部分換熱器設計有自清潔結構,如可拆卸管束或旋轉刮板等,便于定期清洗和除垢。
熱應力補償與膨脹節
熱應力補償:由于稀黑液溫度較高,換熱器在運行過程中會產生熱應力。為補償熱應力,換熱器常采用浮頭式或U型管式結構。浮頭式換熱器的一端管板不與殼體相連,可自由浮動;U型管式換熱器的換熱管呈U型,兩端固定在同一塊管板上,均可自由伸縮。
膨脹節設計:對于固定管板式換熱器,可在殼體上設置膨脹節,以補償熱應力。但膨脹節只能用于殼壁與管壁溫差較低和殼程流體壓強不高的情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