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NA聚合酶在新DNA鏈合成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是PCR反應的組成部分。因此,充分了解聚合酶的特點以及高級DNA酶今后的發展方向,對于將PCR方法推廣到各種生物學實驗應用至關重要。自從在早期PCR實驗中開始使用 賽默飛Taq DNA DNA聚合酶至今,其特異性、熱穩定性、保真度和合成能力得到了明顯的改進。以下就為您介紹這些改進型DNA酶的特點,以及它們與提高PCR實驗效果的密切關系。
本頁內容
l 特異性
l 熱穩定性
l 保真度
l 合成能力
特異性
非特異性擴增是PCR反應最主要的障礙之一,因為它會顯著降低目的基因擴增的產率和靈敏度,從而影響擴增結果的合理解釋和下游實驗應用的成功。而DNA聚合酶經常會延伸錯配的目的基因和引物二聚體,這是非特異性擴增的常見來源。如何減少非特異性擴增?方案之一是在冰上配制PCR反應。這樣有助于將DNA聚合酶的活性保持在低水平,但在PCR開始之前依然可能會合成不需要的產物。另一個辦法是將DNA聚合酶的加入時間推遲到第一個循環的退火步驟。因為只有在90℃以上的初始變性步驟之后才能開始擴增,所以該技術被稱為“熱啟動”。
盡管手動熱啟動程序能夠有效改善特異性,但是其過程不僅費時費力,而且會增加樣品污染和降低可重復性的風險。1994年,具有真正熱啟動特性的TaqDNA聚合酶問世[1,2],通過在室溫下配制反應時將特異性抗體與聚合酶結合來抑制其活性。在初始高溫變性步驟(如,>90℃)階段,結合的抗體失活,從而激活DNA聚合酶(圖1)。
圖 1.基于抗體的熱啟動DNA聚合酶及其在PCR反應體系中的激活提高了特異性。
此外,變性步驟還可能分離反應配制過程中形成的錯配序列和引物二聚體,從而防止它們在后續退火和延伸過程中被DNA聚合酶擴增。這樣,熱啟動DNA聚合酶便可降低非特異性擴增,提高產率,可實現室溫下配制反應體系,方便用于高通量實驗應用(圖2-4)。
圖 2:非熱啟動和熱啟動DNA聚合酶的PCR結果。使用熱啟動DNA聚合酶,可提高目標擴增子的產率并減少非特異性擴增。
圖 3.熱啟動DNA聚合酶適用于室溫下配制反應體系,可用于高通量應用。準備PCR反應并在室溫下孵育0、24和72小時, 然后放置到熱循環儀中。即使在室溫配制反應體系72小時后依然能夠高特異性地擴增來自人類gDNA的2 kb片段,表明熱啟動DNA聚合酶可適用于大規模實驗。
圖 4.聚合酶活性對比:(A)真正的“熱啟動”DNA聚合酶和(B) “暖啟動”DNA聚合酶。在60°C(恒溫)下檢測60分鐘內的聚合酶活性。在熱激活測試(藍色曲線)中,在 94°C下對聚合酶加熱處理2分鐘,使抗體與聚合酶解離。不使用熱激活(紅色曲線)時,真正的熱啟動DNA聚合酶無法檢測到聚合酶活性,而暖啟動酶可在60°C被激活,因此不適用于熱啟動實驗應用。
作為抗體的替代物,通過對酶活性位點進行熱不穩定化學修飾,或者使用適配子等小分子縮短活化時間,也能夠獲得熱啟動性能。無論是否選擇熱啟動技術,在非加熱條件下有效阻斷DNA聚合酶活性,對確保特異性而言都至關重要。(圖4)
熱穩定性
由于熱循環是DNA擴增重復鏈式反應條件的關鍵特征,因此,所使用DNA聚合酶的熱穩定性非常重要。盡管最初來自于嗜熱菌菌株的 Taq DNA 聚合酶可耐受相對較高的溫度,但是其半衰期在90°C以上時明顯縮短。當使用 長時間高溫 使具有二級結構和富含GC序列的DNA變性時,這一缺陷便成為一大難題。同樣,在擴增長片段模板時,需要更大量的Taq DNA 聚合酶或補充Taq DNA聚合酶,以供長時間孵育。因此,從超嗜熱菌分離的DNA聚合酶具有更高的熱穩定性,將有助于克服這些挑戰。
Pfu DNA聚合酶是一種為大家所熟知的超耐熱酶,來自于水熱環境中的超嗜熱古細菌 Pyrococcus furiosus 。在95°C下,Pfu聚合酶的穩定性能比 Taq 聚合酶高20倍[3]。其它常見的超耐熱DNA聚合酶包括來自古細菌 Thermococcus 和 Pyrococcus 的KOD和GBD等。
盡管古細菌DNA聚合酶的熱穩定性強,但它們在某些方面也具有一定局限性。例如,超耐熱 Pfu DNA 聚合酶的合成能力較低(與 Taq DNA聚合酶相比),因此合成DNA的速度較慢。此外,古細菌DNA聚合酶無法擴增含有尿嘧啶的DNA模板,因為其存在尿嘧啶結合區域作為一種DNA修復機制[4,5]。含尿嘧啶的DNA序列是 防止PCR 殘余污染 和經亞硫酸氫鹽轉化進行 基因座甲基化分析 的基礎。
保真度
DNA聚合酶的校正能力決定了保真度,會影響DNA序列復制的準確性。因此,高保真DNA聚合酶就是具有強校正活性的酶。DNA聚合酶準確復制DNA序列(即獲得無錯誤序列)的能力對分子克隆、測序和定點突變等實驗應用至關重要(應用指南:定點突變)。
其校正活性基于其 3′ → 5′核酸外切酶活性,可校正錯誤插入的核苷酸。DNA聚合酶上的核酸外切酶活性位點與其5′→ 3′聚合酶活性位點是分離的(圖5)。當錯配的核苷酸插入聚合結構域,DNA合成將因不合適的堿基配對動力學而暫停。暫停期間,DNA聚合酶將切除錯配的核苷酸并用正確的核苷酸替換[6]。
圖 5.DNA聚合酶及其 5′→3′聚合酶結構域和3′→5′核酸外切酶結構域(基于 大腸桿菌 DNA聚合酶I的結構)。
DNA聚合酶的保真度檢測方法多種多樣,如菌落篩選測定、Sanger測序和下一代測序[7-10]。傳統的菌落篩選方法,是將PCR擴增片段( lac 基因的)克隆到質粒中。使用 藍白斑篩選檢測重組質粒轉化的菌落。lac 基因插入片段上的突變(可能由于PCR過程中的錯誤復制產生)導致lacZ功能喪失,形成白色菌落。另一方面,無PCR錯誤的 lac 插入片段則形成藍色菌落。使用Sanger測序對克隆的PCR片段進行測序,可檢測DNA聚合酶的錯誤率。利用下一代測序,可直接對PCR擴增子進行測序(圖 6)。
圖 6.檢測DNA聚合酶保真度的常用方法。
DNA聚合酶的保真度常用錯誤率的倒數表示(保真度=1/錯誤率),指發生錯配的核苷酸數與聚合的總核苷酸數的比值。因此,DNA聚合酶保真度高度依賴于PCR擴增子長度和PCR擴增循環數。為了準確對比不同聚合酶的保真度,必須使用相同的方法和循環參數進行檢測。
通常,保真度表示為與 Taq DNA 聚合酶保真度的相對值。天然存在的校正DNA聚合酶(如 Pfu 和KOD)的保真度約為 Taq聚合酶的10倍。但是,“下一代”高保真DNA聚合酶經過定向改造,具有超高的保真度, >約為 Taq 聚合酶的50-100倍(圖7)。使用這些酶,錯配率可低至幾百萬分之一。
圖 7.利用下一代測序方法,對比常用的高保真酶。
合成能力
酶的合成能力可定義為在一次結合中處理的核苷酸數量。DNA聚合酶的合成能力通常反應了合成率和合成速度,以及酶與底物的親和力。合成能力高的DNA聚合酶適用于擴增長模板、具有二級結構和富含GC的序列,以及存在肝素、木聚糖和腐殖酸等PCR抑制劑的血液和植物組織樣品(圖8)。
圖 8.具有高合成能力的DNA聚合酶能夠有效擴增(A)來自人類gDNA的不同長度目標序列,(B)各種GC含量(無增強子)的模板以及(C)來自含有常見PCR抑制劑的樣品的目的片段。這些實驗使用了具有高合成能力的 Invitrogen™ Platinum™ SuperFi™ DNA 聚合酶 。
早期的高保真DNA聚合酶具有較強的核酸外切酶活性,所以合成能力較低,且會減慢聚合速度。因此,其擴增較長目標DNA的速度明顯減慢。例如,校正 Pfu DNA聚合酶的保真度是 Taq DNA聚合酶的7倍,但其合成率還不到 Taq聚合酶的一半。使用另一個蛋白質的強DNA結合域對DNA聚合酶進行改造后,實現了合成能力的突破,同時不影響聚合酶活性(圖9)[10]。這些改進型DNA聚合酶的合成能力提高了2-5倍。
圖 9.DNA聚合酶的合成能力。(A)高合成能力的DNA聚合酶與其底物的親和力更高,每次結合能引入更多核苷酸。(B)含有DNA結合域的DNA聚合酶序列示意圖(Pol=聚合酶結構域, 3-′5′ exo = 3′→ 5′核酸外切酶結構域,DBD=DNA結合域,N=N末端,C=C末端)。
總之,DNA聚合酶的四大特點——特異性、熱穩定性、保真度和合成能力——使這些酶具有多種功能,進一步拓展了它們在PCR中的應用。酶的 特異性 可確保獲得高產率的目標PCR產物,同時盡量減少在克隆和定量等下游實驗應用中的潛在問題。高合成能力和超耐熱性 克服了擴增二級結構、富含GC的序列以及長DNA片段的困難。此外,提高合成能力使酶能夠耐受DNA樣品中天然存在的PCR抑制劑。最后,高保真性提高了序列復制的準確性。
#DNA聚合酶# #DNA酶# #DNA聚合酶作用# #DNA聚合酶特點#
賽默飛世爾科技(中國)有限公司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