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工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石,但其高溫、高粉塵、強磁、高噪音及有毒氣體(如一氧化碳)的嚴苛環境,讓安全風險如影隨形。2025年工信部《鋼鐵行業規范條件》將“智能化”列為企業的核心指標,明確要求以機器人替代危險、繁重、臟累險(3D)崗位,為鋼鐵安全高效轉型指明方向。在此背景下,智能巡檢機器人迎來巨大機遇。
安全風險居高不下
鋼鐵工業的生產環境極為嚴苛:高溫、高粉塵、強磁場、高噪音,特別是煤氣柜區域,常年存在一氧化碳等有毒有害氣體泄漏的風險。人工巡檢意味著工人必須直接暴露于危險環境中,即使采取防護措施,也無法避免意外發生。
效率質量受限:
人工巡檢受高溫生理極限制約(如70℃環境單次作業≤30分鐘),以2500m3高爐30個風口為例,全面檢查需30分鐘左右。盡管關鍵崗位(如組長)要求30~60分鐘/次,但受人員配置與輪換限制,部分區域實際頻次仍難達標準(約2小時/次),存在漏檢風險。
數據價值沉睡:
人工記錄碎片化、滯后,依賴經驗判斷,缺乏科學數據支撐。
02
面對挑戰,酷萊光電推出多形態防爆巡檢機器人(四足、輪式、掛軌),以創新技術打造安全監控方案:

硬核功能集成:集紅外測溫、有毒/易 燃的氣體檢測、自燃預警、智能讀表于一身,滿足“跑冒滴漏”、氣體監測、24小時不間斷巡檢的剛性需求。
全方面環境感知:搭載紅外熱像儀、可見光相機、高精度氣體傳感器,擁有“視覺+嗅覺”,精準捕捉隱患,異常即時報警。
無畏嚴苛環境: 符合Ex IIB T4 Gb防爆標準,無懼高溫、高濕、粉塵、強磁干擾及煤氣泄漏風險,穩定可靠運行。
智能導航作業: 運用3D激光雷達與SLAM技術,無需軌道標記,在復雜環境中毫米級精準定位與自主避障。
AI智能診斷: 前端算法+后臺大數據分析,實現從“數據采集”到“智能診斷”的跨越。比人工更快、更準發現隱患,第一時間預警,防患于未然。
03
相關產品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