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蒸汽滅菌器滅菌不合格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需系統排查。
01、檢查滅菌參數設置
溫度和時間:確保設置符合滅菌要求(通常為121℃、20-30分鐘或134℃、4-10分鐘,具體依據滅菌物品規范,確認滅菌的溫度和時間)。
壓力:驗證壓力和溫度是否匹配(如121℃需約0.12 MPa,134℃需約0.22 MPa)。
程序選擇:確認選擇了正確的滅菌程序(如裸露器械、包裝器械、橡膠程序敷料程序等)。
02、驗證滅菌器性能
(1)物理監測:檢查溫度、壓力表和傳感器是否校準,記錄儀是否正常。運行空載測試,觀察升溫、保溫和排氣階段是否達標。
(2)化學監測:使用化學指示卡/膠帶,確認顏色變化符合標準(如121℃下由白色變為黑色)。
(3)生物監測:用嗜熱脂肪芽孢桿菌(如ATCC 7953)生物指示劑測試,培養后若陽性則滅菌失敗。
03、排查設備故障
(1)密封性問題:檢查門封條是否老化、破損漏氣,門鎖是否嚴密。 測試真空泄漏(預真空滅菌器需抽真空后觀察壓力是否穩定)。
(2)蒸汽質量:蒸汽飽和度不足:檢查滅菌器水質,避免雜質混入。
(3)其他故障:加熱元件損壞、真空泵故障(預真空型)、傳感器漂移等。
04、裝載與包裝問題
過度裝載:
物品擺放是否阻擋蒸汽穿透(如堆疊過密、容器密閉)。
遵循廠家建議的裝載量(通常不超過腔體容積的80%)。
包裝材料:
使用透氣性包裝(如醫用皺紋紙、無紡布),避免鋁箔、密封容器。
尖銳物品需用防刺穿包裝,避免破損導致污染。
05、操作流程錯誤
(1)排氣不充分:
下排氣式滅菌器需充分排除冷空氣(可通過BD測試驗證)。
預真空型需確保抽真空次數和深度達標。
(2)干燥不充分:
干燥時間不足可能導致濕包,增加污染風險。
(3)冷卻方式:
滅菌后物品若立即接觸冷表面(如金屬臺),可能引起冷凝水污染。
06、維護與校準
定期維護:
清理腔體內水垢等雜質、更換老化密封圈。
檢查安全閥、壓力表是否正常連接。
校準:
安全閥和溫度傳感器一年檢測一次,壓力表半年檢測一次
07、環境因素
電源穩定性:電壓波動可能影響加熱元件性能。
水源質量:滅菌用水必須是純水或者蒸餾水。
08、記錄與追溯
01
|檢查滅菌記錄
確認失敗是否與特定批次、操作人員或設備狀態相關。
02
|處理流程建議
立即停用,標記不合格批次并追溯。
03
|重復測試
空載運行+生物監測,確認是設備還是操作問題。
04
|分步排除
從簡單到復雜(如先檢查包裝、裝載,再排查設備故障)。
05
|聯系廠家
聯系廠家:若自查無果,需專業人員檢修。
通過以上步驟,可系統性定位問題根源。日常應加強操作培訓、定期維護和監測,確保滅菌有效性。
免責聲明
- 凡本網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的所有作品,均為浙江興旺寶明通網絡有限公司-化工儀器網合法擁有版權或有權使用的作品,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并注明“來源:化工儀器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 本網轉載并注明自其他來源(非化工儀器網)的作品,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承擔此類作品侵權行為的直接責任及連帶責任。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作品第一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
- 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等問題,請在作品發表之日起一周內與本網聯系,否則視為放棄相關權利。